畅游“天下第一山”
作者:李金宝 发布时间:2012-10-24 浏览次数:1328
镇江多名山,有《白蛇传》等神话传说中的金山,有“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或“天下第一山”之说的北固山。神话传说多,历史古迹多,风景也十分优美,我自小向往,难得一见,今有幸至此,真天赐良机,岂能不看。办完公事后,我匆匆赶往我心中的名山——北固山。
北固山雄踞镇江市区东侧长江边,由南峰、中峰、北峰组成,三峰间有一条狭长的埂,名叫“龙埂”。北峰三面临江,悬水峭壁,江山相连,故称“北固”,北固山壁上还有1400多年前梁武帝手书的“天下第一山”。景观或传说之多难以卒记。
进入北固山游览区,最先招引我们驻足的是相传三国刘备招亲之地的甘露寺。从讲解员那里得知,北固山是当年孙刘联姻之地。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牧荆州,孙权由吴(苏州)迁都建邺(南京)前,为保卫新都,曾在此“因山为垒,依临江津”筑起一军事堡垒——京城,其城面积不大,但却固若金汤。后人称之“吴关倚北闹,天险自兹设”,当年刘公招亲之经过成了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故事的原版材料,后热弥戏剧舞台的《龙凤呈祥》也是以此为原本编成的戏剧。甘露寺由此名声大振,流传千古,名扬四海。人们都知道这里是“一个将军妹妹与皇帝结婚的地方”。此地工作人员生财有道,独出心裁地设置了游客再演《龙凤呈祥》的游戏,美丽漂亮的镇江姑娘扮作当年将军妹子,引得众多“皇叔”婚恋吴江口。花区区几元,过足穿龙袍当皇上做新郎的瘾后,大感不枉此行。
兴犹未尽地步出甘露寺后,我们便拾级而上登上“龙埂”。据石刻记载,在古代,这“龙埂”两侧是滔滔江流,人们把它和天台山的石梁相比,号称天下三险之一。如今则非当年,也许是岁月磨蚀或地壳变化之故,埂的两侧已不见江水而现楼舍铁路,只有沿埂北上,立在北峰之上方能看到惊涛拍石。
“屈曲危楼倚半空,诗情无限景无穷”。
北固山最有看头的应该是三面临江的北峰,而北峰最美的地方当数孙夫人的多景楼。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词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如此佳诗美词吟留于多景楼的可谓多如牛毛。此处向来是众多文人墨客、仁宦达官宴集歌吟之地。北宋名人,曾任沭阳主薄的沈括、豪放派词人苏轼、爱国诗人陆游等,都曾在此凭眺揽胜,把臂倾觞,吟诗填词。苏轼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写下了“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东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然轻拢。醉脸春融,斜阳江天一抹红。”其感慨令人心神旌动,肺腑激荡。走进多景楼,便走进了文彩斑斓的古诗古词大世界,之多之美之妙令人叹服不已。登上北固山巅的凌云亭就不由忆起辛弃疾,他怀济世之志,一生报国抗敌自任,但理想不能实现,怀着满腔忠愤,总结历史教训,写下了千古绝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自己忧思深远,壮志难酬的思绪和炽烈的爱国情怀。多年前我在部队当列兵时,曾将此词背得滚瓜烂熟,但词中蕴含的深层涵义却知之不多,今天登临现地,重读旧词却感怀颇深,生发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的另一番感慨。
走下北固山,眼前却不停地晃动着古代那些文人墨客诗词佳人的影子。回头眺望北固峰,也似乎又看到了他们聚集多景楼中,把酒问天,俯首作诗。下得山来,深感没有白来,它让我懂得千古江山来之不易,也让我知道自己该如何珍惜今天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