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法院着眼内部 强化内功 提升司法公信力
作者:程艳红 发布时间:2010-11-24 浏览次数:336
长期以来上睢宁法院从强化内功、着眼内部入手,立足司法为民,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工作质量、高效的司法能力,提升审判权威。
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司法知情权、监督权,在立案、举证、质证、认证、辩论、裁判等各个环节体现司法公开,依法将法院的审理执行活动置于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杜绝“暗箱操作”,以公开、透明、中立公正的审理执行过程,提升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心,增强法院司法活动的公信力。
落实好司法为民措施。进一步加强便民诉讼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法官进村活动,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加强诉讼指导和风险提示,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和风险提示,提高其司法认知能力。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切实解决弱势群体“打官司难”的问题,保障他们的诉讼利益,体现社会的实质公平与正义,真正取信于民。
完善审判管理。强化以立案庭为龙头的审判流程跟踪管理体系,保证程序合法和审判执行各环节畅通,加快运行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杜绝超审限情况的发生。加强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审判质量监管部门的责任,科学分解审判质量指标,当月考核,当月通报,及时发现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随时随地加以纠正。同时推行院、庭长办案制度,实行业务院长、庭长审判质量连带责任追究,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力度。强化审委会宏观指导,及时研究疑难案件、定期分析原因、定期听取审判工作汇报,加强审判调研,增强指导针对性。力求把每一案都办成精品,以无可争辩的审判质量,赢得当事人及公众对法院裁判的信服,实现法院、当事人和社会层面上的多赢。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结合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网建设,进一步健全执行威慑机制,落实好财产申报、公告执行、悬赏执行、限制消费、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和各项执行工作规范,提高实际执行到位率,确保当事人的胜诉权益,维护法律及司法的权威。
提升审判活动载体质量。大力提高法律文书的制作能力,重点解决笔录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文书制作不规范、文字标点错误疏漏多、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等问题。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水平,真正让法律文书成为人民法院展示司法文明、司法公正的重要载体,成为以案释法、宣传法律的生动教材,使当事人和公众能够充分理解判决,从内心信服判决的公正性,自觉接受法院的裁判。
加强队伍建设。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干警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审判执行、法律应用研究和廉洁自律“三项能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审判执行、队伍管理、行政管理,完善责任追究,把干警“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以过硬的素质,赢得当事人和公众对司法活动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