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苏州市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受理普通民事案件数量逐年呈10%左右的增长态势,其中机动车侵权类纠纷、房产类纠纷、劳动争议纠纷位居收案数前三位。

  该院审时度势,以“和谐共建、服务民生”为抓手,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诉调对接和稳控联动三项机制,与交警大队、房地产业协会等建立共建关系,实现职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更加有效预防、化解纠纷。和谐共建特色平台的搭建,使相关类案纠纷得到有效遏制和分流化解,促进了行业管理的机制创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该院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和谐共建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涉诉矛盾化解工作先进集体。

  信息共享

  工业园区法院建立机动车、房产、劳动合同登记备案信息专人快捷查询制度,有效提升法院审理特定类型纠纷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建立特定类型纠纷预警信息、群体性纠纷调处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法院在矛盾纠纷发生前提前作出预判,主动出击。

  为保证信息沟通的通畅,工业园区法院与共建单位建立例会活动制度,确定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有效地开展“诉前指导调处、诉中委托调处、诉后指导释明”工作。对于特定类型纠纷,建立了诉调通报机制,定期开展特定类型纠纷专项调研,分析典型案例,梳理特定类型纠纷发生的流程节点,编发通报,促进相关部门、单位进行流程检点,规范行政管理和企业自身管理。

  诉调对接

  该院建立了覆盖个案、系列案件和涉诉信访案件的全方位诉调对接机制。

  处理特定类型个案纠纷时,在认真调查、查阅交警、房产、劳动部门诉前调处材料的基础上,向当事人充分释明诉讼风险及行政部门调处的快捷高效性,委托行政职能部门直接调解或指导企业参与调解,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前;发生系列案件时,由共建单位派员参与,采取集体调解的方式高效化解矛盾;处理涉法涉诉案件时,双方实现信息互通,做好劝抚工作。

  两年来,当地房地产业协会协助法院调解相关个案38件,成功化解了云顶花园、亿城新天地等11家楼盘,涉及300多户业主的逾期交房、逾期办证、房屋质量瑕疵等系列案件;HR(人力资源)俱乐部协助调解个案21件,成功化解了联建科技、可成科技、亿安达公司等8家企业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引发的辞工潮、加班费风波等。

  稳控联动

  对于辖区内可能引发的重大疑难及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工业园区法院与共建单位建立了信息绿色通道,互相提供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介入,将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保证矛盾纠纷不扩大、不扩散。

  2009年,位于唯亭镇的锦泽苑小区在交房过程中暴露出因施工不当,导致对门的两户入户门打开时发生重叠的问题,有47户业主要求退房,并扬言赴省、进京上访。针对这一群体性案件,法院通过共建平台,会同房地产业协会、唯亭镇政府、园区规划建设、消防等部门与业主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沟通,通过两个月的努力最终促成开发商整改房屋,业主顺利接收房屋,一场群体性纠纷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