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官巧解赡养案
作者:黄颖 周陈华 发布时间:2010-11-05 浏览次数:1156
儿女都到了做爷爷、奶奶的年纪,可父母竟然“狠心”地将他们一口气全部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日前,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调结此案。
原告张某夫妇均已年过8旬,身体不好,经常有病,而且老太太已经失明,生活难以为继。两人共生育了两儿两女,也都住得不远,就是没人赡养。无奈之下,两人把子女告上了法庭。
通过走访,承办法官王军旺了解到,张某的大儿子就住在张某的旁边,而且还开了厂子,身价百万。二儿子虽是农民,赡养老人也不成问题。两个女儿就嫁在本村。王军旺已近退休年龄,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他对赡养案件有切身体会。他知道,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个大问题、大难题。如何才能避免以往类似案件就事论事、强制判决后老人又要申请强制执行的老路,如何才能扩大案件的教育意义,这是摆在老法官心中的一个大问号。
姜还是老的辣!王军旺很快就有了一个妙想:审理地点就设在老人的家中,让周围邻居旁听,让被告承受来自舆论的压力,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到了正式开庭的日子,王军旺和书记员带上必要的物品后早早地来到了目的地。此时正值农闲,好多从来没见过法官办案的邻居都前来旁听,将老人的家中围了个水泄不通。
待到原、被告双方到齐之后,王法官法槌一击,声音洪亮地说道:“现在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条之规定,今天在……审理原告……诉被告……赡养纠纷一案……”
在征得双方同意后,王军旺组织双方进行了诉前调解。当问到为什么对亲生父母不闻不问时,4个子女个个理由十足。老大说:“给点钱他们当天就能花掉。”老二则认为,自己已上人家招女婿了,不用养,再说老大家这么有钱,也用不着自己养。两个女儿则感到疑惑和委屈:“养老是他们儿子的事,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啊?我们又不要他们的家产。” 4名被告如没事人一样坐在那儿,一眼都没往老人身上瞧。
眼看调解就要陷入僵局,王军旺脸色一沉,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这些理由在法律上统统不成立!我现在只问,坐在你们旁边的两位年纪大的有没有把你们抚养成人?”
闻听此言,刚才还很安静的人群里立即嘈杂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就是做给小辈看,也要养老啊”,“碗米养个恩人,斗米养个仇人”,甚至有人说“养四条狗也不会这个样子。”……
邻居的指责触动了老人的心思,一直低头不语的老太太失声痛哭:“我年轻的时候也没有作孽呀,我的要求又不高,一天也就朝你们总共要了五块钱哪!”此时,旁听的众人更加激动,指责之声一片。
见此情景,王军旺趁势给大家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并详细解释了法律与风俗习惯间的差异。而此时,在老法官的讲解和众人的指责下,4被告再也撑不住了,很快与父母达成协议:每人每月贴补两位老人200元,医药费凭据由两个儿子各半负担。
调结此案后,已届花甲之年的老法官长长地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