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前夕,姜堰法院成功盘活了一家民营企业,使濒临倒闭的淤溪车件厂,获得新生。

 

淤溪车件厂(以下简称车件厂)系姚某个人投资成立的民营企业,多年来以租用江苏万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马公司)模具、设备的形式,为该公司加工空调配件,每年纯利润近20万元,解决了当地不少群众的工作问题。近一年来,因姚某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为勉强支撑企业的运转,姚某到处借款,支付高额利息,但根本支撑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20126月底姚某躲债外逃,致工厂停产。工厂的停产和姚某的跑路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是万马公司亦为其他企业配套加工,时值空调销售旺季,不仅严重影响了万马公司的正常生产,也严重影响了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二是在当地引起恐慌,索款无着的部分债权人和追要报酬的工人纷纷扬言要哄抢在该厂的资产,甚至不断串联集体闹访。而由于车件厂的大部分资产属于万马公司所有,一旦遭到哄抢,不但万马公司利益受损,绝大部分债权人、工人的权益同样不能得到保障。

 

这一涉及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案件,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该院党组得知情况后,果断决定提前介入纠纷的处理,由诉前调解服务中心指导万马公司以及债权人、工人向法院起诉,并立即采取保全措施,依法查封了在车件厂内的所有财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后,该院充分运用审执联动机制,执行局与开发区法庭多次对案件进行认真研究,走访调查,了解到车件厂每年加工纯利润在20万元左右,之所以负债累累,主要是因为姚某不善管理,应酬频繁,出手阔绰,入不敷出,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目前企业总负债290多万元,涉及40多个债权人的债权和20多个工人的工资,而车件厂资产总价值不超过30万元,根本不足以偿还。一旦该厂与万马公司委托加工关系完全结束,企业必然倒闭,工人们将失去工作岗位,债权人的债权亦将无从着落。

 

经过反复探讨,再三研究,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该党组院大胆提出“盘活企业,放水养鱼”方案。一方面通过一定途径了解到姚某的电话,一次次拨打他的电话,向其宣传法律,厘清思路,消除其思想顾虑,说服其亲自回来参加案件的审理,继续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法院与淤溪镇政府对接,多次与万马公司沟通协调,使得双方继续保持业务合作关系,确保企业不因还债压力沉重而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法院数次召集债权人,明法晰理,终使他们同意逐年依比例还款的希望之策;同时主动协调银企关系,鼓励银行放贷给“等米下锅”的姚某,让其发放拖欠的工人工资,让企业正常运转起来。

 

924日,当该院执行局前往被依法查封的车件厂进行解封时,现场数十名前来围观的当地群众和部分债权人、工人无不拍手叫好。姜堰法院在处理车件厂相关案件过程中,积极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正确的决策,不但避免了巨额社会财产的损失,挽救了企业,而且起到了维护稳定的社会效果,同时为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