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陈军林 何志强 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1005
近年来,由于城乡教育质量发展不均衡,父母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以及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视不够等因素,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处于社会、学校、家庭“管不好”的状况。加之当今网络等色情、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造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呵护。本文拟从笔者所在法院审理的有关案件对此现象加以剖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涟水法院2008年以来审结未成年人犯罪143人,而其中留守儿童犯罪112人,占到未成人犯罪的78.3%。且2008年至2010年每年均在75%-80%之间。
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留守儿童“涉网”犯罪居高不下
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既有科学、健康的,也有不健康、暴力、色情的东西。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的监管,往往是痴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久而久之,网上的不良信息就会影响未成年人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2008年以来我院审结的143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与网络有关的占83%。涉网犯罪的118件案件中,染上网瘾以后无钱上网从而盗窃、抢劫占未成年犯罪53%,模仿网络中的镜头或在网吧中互相产生矛盾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占占未成年犯罪42%,受到网络色情镜头影响导致发生强奸、猥亵儿童的占4%,其余类型占1%。
(二)缀学留守儿童占留守未成人犯罪比重较大
现存的教育体制存在着缺陷。现在很多学校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低、领导的政绩如何,都要由“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有快、慢班之分,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受到青睐,可以坐前排。学习差的学生受到歧视,则破罐破摔,厌学、辍学。近年在我院审理的留守儿童犯罪的112件案件中,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约占90.2%。
(三)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隔代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溺爱。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娇宠袒护,使孩子从小就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在其受挫折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失控,走向邪路。如:张某某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有时会有小偷小摸习惯,而每次偷东西被抓的时候其爷爷奶奶都是偏袒孙子,认为其是年龄小不懂事,而没有及时的进行教育,最终因潜入隔壁邻居家盗窃现金而被逮捕入狱。
(四)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1、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心理发展不健全,在信念和人生观方面,表现为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好逸恶劳,经受不住诱感,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如:顾某某系独生子女,平时喜欢享受,看到周围同学购买了笔记本电脑,于是向父母要求,遭到拒绝,后半夜潜入邻居家盗窃一台笔记本电脑,从而构成犯罪。
2、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往往是犯罪以后还不知道自己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如:如王某某等人抢劫一案,王某某出于好奇,三次抢劫他人财物,公安部门找其谈话以后,其居然说“我谈话结束了吧,要回家睡觉。”其对自己所犯的抢劫罪行居然完全不知,以为只是敲点钱而已,后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三、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对策
如何预防,减少留守未成人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网络和网吧管理,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1、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对上网人员严格执行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对允许未成年上网的网吧要严厉处罚。
2、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对于网络色情、暴力内容要严格管理,发现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要坚决予以取缔。
3、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社会、学校和家长要对他们进行有关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的负面效应。
(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确保每个未成人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教育要更加注重素质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一旦发现有学生心理有问题,要立即对其给予恰当的心理的辅导。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关爱“留守儿童”组织,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建立相关的学生档案,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定期召开研究“留守儿童”的专题会议,不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学、流学。
(三)加大社会的普法力度,丰富留守儿童业余生活
1、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其他各种教学中,让学生经常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
2、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汇演、模拟法庭等。
3、是加强对留守儿童暑、寒假、双休日期间的管理,为他们创造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场所。
(四)全社会应该重视建立关爱留守未成人成长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指导站等村(社区)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聘请当地社会上一些是基层党政机关人员中的富余人员、中小学校中的退休人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和监护外出人员的子女,共同构建农村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总之,留守儿童犯罪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留守儿童给予足够重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