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来宜打工的聋哑人潘某来到宜兴法院,对着执行人员不停地鞠躬、竖大拇指,用肢体语言表达了他对法院的无声感激之情。

 

20096月,聋哑人潘某从家乡邳州来到宜兴,受聘于一家家电维修公司,吃苦耐劳的潘某很快得到了老板蒋某的赏识,不久被任命为公司清洗工部长。潘某深知残疾人找工作的艰辛,于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做。然而世事难料,200911月,家电公司突然关闭,老板蒋某也不知去向。潘某辛辛苦苦挣的4500元工资也没有了着落,这下该怎么办?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潘某找到了劳动仲裁部门。20106月,宜兴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支持了潘某的仲裁请求。20108月,潘某向宜兴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受理此案后,得知潘某夫妇都是聋哑人,家境十分困难,这笔工资正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现在潘某失业,孩子的学费更是成了难题。了解了潘某的实际情况后,执行人员本着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的理念,立即着手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发现公司没有任何存款,就连公司办公的场所都是租的,法人代表蒋某更是下落不明,案件一时陷入困境。但是执行人员并没有放弃努力,他们一方面不厌其烦地进一步调查,不放过一丝有用的线索,另一方面拓宽执行思路,寻找执行契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外围了解和调查,执行人员终于在宜兴一家医院找到了因摔伤住院治疗的蒋某。看到找上门的执行人员,躺在病床上的蒋某既惊讶又愧疚。在执行人员的说服教育下,蒋某表示出院后立即到法院解决这个事情。

 

20101013,蒋某冒雨带着尚未痊愈的伤腿来到法院,在执行人员的主持下,与潘某开始了一场“无声”的调解。真情换真心,两人真诚地沟通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以4500元了结,蒋某当场进行了支付。结束后,潘某见蒋某行动不便,二话没说,背起蒋某离开法院,并将他送上了出租车。

 

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执行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