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危害市场经济的制假售假犯罪活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犯罪数量、涉案金额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对此类案件重拳出击,2009年以来共受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及非法经营案件9件,制售假证、假发票及假币案件50件,其中,依法审理了在全国影响较大的“瘦肉精”案。建邺法院按照"源头防治,正面打击,依法追刑,彻底根治"的基本思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好打假工作:

 

打防结合,重在预防。当前,不少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假烟案件,一些不配合烟草专卖稽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打假工作效果,建邺法院一方面加大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深入社区进行“提高防范意识、预防诈骗犯罪”法律咨询,大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育引导零售户守法经营; 另一方面对有代表性的制假售假案件到社区等公开开庭审理,让群众对制假售假危害性和违法性有更直接的认识,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进而依靠群众力量,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明确重点,严历打击。建邺法院坚持严格执法,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对上级督办及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依法从重判处刑罚。如全国关注的“许氏三兄妹”销售伪劣商品罪一案,涉案金额高达200余万元,建邺法院从严打击,对第一被告许某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法院定期会同政府打假办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售假窝点、源头及无证经营户突击查处;寻求电视、报刊等媒体配合,选择一批严重违法、违规案例公开曝光;对严重违法犯罪分子特别是首恶分子和惯犯分子,尤其是明目张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依法从重从快惩治,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完善机制,保证质量。提前介入;对于涉案金额较大的团伙犯罪案件及网络犯罪案件,法院在侦查阶段就提前介入,公、检、法等部门联动针对贩假销假新动向进行研讨,制定预案措施,明确侦查方向,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围绕"打窝点、查网络、堵源头"开展专项整顿,加大查堵力度,寻找非法经营线索,了解其销售特点和销售上线,彻底捣毁制假窝点,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售假犯罪行为。定案把关;法官审理案件把好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关,案件裁判上主审人把关、合议庭把关、审判委员会把关。法院定期对相关案件进行专项评查,及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建立大要案机制;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有影响的重大案件,按照逐级由承办法官、庭长以及分管院长审查、审批后,向区委政法委和上级法院书面报告请示。严格从事实出发、按法律办事,统筹兼顾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