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院里一次大换岗,我终于要离开民商事审判庭了。一时间,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2000年刚到民二庭时遇上疑难棘手案子的迷惘;有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成就感和化解干戈后被当事人夸奖的幸福感;也有被个别当事人误解埋怨的苦恼;还有天南地北出差办案途中的坎坷经历,办案中遇到的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以及对加快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深深期盼。此刻,犹如放映幻灯般,几个难忘的片段跳跃着闪现在我的脑海。     2001年底,一家乡镇福利企业由于福州某制药公司5年来拖欠其总额近30万元的货款而大半年开不出工资,职工等米下锅,年关难度。案子分来后,我即与书记员小吴连夜赶赴福州,第二天一大早即奔赴工商、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查询、冻结被告公司的企业登记和银行存款。出乎意料的是,被告公司早已吊销歇业,原登记地址遍寻无着,银行存款账户也已销户,而法定代表人屡次变更,现有资料无法反映该公司债务清理承担情况。我和小吴不由焦虑起来,但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沉下心来打攻尖战。经过几天里认真周密地摸底调查、寻访督促曾经的法定代表人,我们请示院长后果断冻结了无偿接受被告公司资产的某关联企业的银行存款28万元,并趁热打铁,迅速促使某企业、被告与原告达成了三方付款和解协议,次日就为原告带回28万元的银行汇票。该案从立案到圆满结案仅用了4天时间,可谓5年欠款4天解决。数日后,原告企业数十名拿到工资的职工竟不远几十里自发赶到法院,表达谢意,送上锦旗。他们纯朴的言行令我无比感动。此时此刻,我比任何时候都能体会到人民法院在群众心目中的沉甸甸分量;更能体会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的真谛。如果说法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就是这道防线的守护神!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自豪和骄傲。

“司法公正、一心为民”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方针,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为当事人及时解决纠纷,定分止争,案结事了,能极大的满足法官的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但是,办案过程中出现一些当事人对法官的误解、埋怨乃至无端指责也是难免的。

2003年我审理一起简单的货款纠纷案件,没想到当事人双方在开庭前进行私下调解,但原告业务员兼代理人由于轻信被告方付款承诺,在未事先收取被告货款的前提下竟然轻易写下“帐款结清”的手续交与被告。开庭时被告却矢口否认未付钱的事实,原告有口难辩。原告女经理多次从千里之外的湖南打来电话,要求我“调查真相”,“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搞“地方保护”,还说会写信和打电话给我地人大和法院院长要求过问。我非常理解原告焦虑的心情,然而法官办案只能在遵循证据事实和法律真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追求客观事实,但要穷尽“事实真相”是不现实的。在我做了大量调解工作无效后,经过耐心解释,原告最终撤诉并向我表示了诚挚歉意,案件没有上诉、发改之虑,但我心里始终没有一丝成功结案后的解脱或喜悦,而代之无法促使调解的无奈和难言的苦涩。我能体谅原告的复杂心情和向我施压的做法。市场经济中的商业行为终究是有风险的,而法律不是万能的,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就要付出代价。虽然少数不讲诚信者钻法律空子,暂时逃避法律责任,但他们往往只能得逞一时,并永远逃不脱道德、良心的谴责和审判。

由于经济交流的活跃,很多民商事案件的当事人都不在同一地区,为了保证以后判决的有效执行,以实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官常要对债务人在外地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有些案件来得很快,保全时机稍纵即逝。因此起早摸黑、舟车劳顿地出差办案是民庭法官的家常便饭。但源于地方保护、部门利益的影响,有的外地单位、部门、个人对法官办案不愿积极配合;有的想方设法不予协作乃至竭力阻扰;少数时候法官办案中甚至有人身危险。如本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协助查询、冻结企业的银行开户或存款事宜,一些银行违规要求法官出示身份证,并须行长、主任签署同意意见。有的还借口电脑无法打印账单拖延不办,并向被告企业通风报信,常易使法官遭致企业纠集人员的围攻。2004年初,当我们要求依法协助办理查询、冻结手续时,上海某交通银行接待人员匪夷所思地问我们是否处级以上单位人员,否则将不予接待,态度非常傲慢和冷淡;2005年底,人民银行某省分行借口莫须有的上级文件和内部要求不予协助办理查询企业开户登记情况的手续;2003年夏天,山东莱州某信用社出具的存款明细账居然只是反映存款零头750元,故意隐去数十万元巨额存款;2005年两位同事在河北沧州冻结银行存款时遭遇一百多人围堵,僵持六小时才得以脱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依法办案的信念每次都支撑我们据理力争,并宣讲法律、晓以利害。通过努力,促使相关单位、个人依法尽快办理好协助手续,为日后案件顺利审结和执行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为一些地方、个人习惯性的违规做法表示悲哀,更为法官们以点滴而不懈的努力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权威感到自豪和欣慰。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权威不正是靠司法者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公正司法行为自觉维护和积累起来的吗?

离开民商审判之际,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感慨良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民商审判开阔了我的视野,磨砺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才干,给了我很多荣耀,从当初一名稚嫩懵懂的审判战线上的新兵成长为江苏全省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我深深爱上了民商事审判这一行。回首之际,曾经的民商审判是如此令人难忘。虽然我国目前的执法环境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相信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化推进,法制的全面统一,全国执行信息联动机制的建立,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司法环境会越来越好,人民法院在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保障并推进和谐社会实现的过程中,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广大法官一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