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法院分析保安犯罪案件的特点、增多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海门市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0-10-22 浏览次数:954
据海门法院反映,近年来,海门市保安犯罪的发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年以来,该院已审结保安犯罪案件18起,应引起重视。
一、保安犯罪的特点
1、犯罪类型比较集中。保安犯罪主要是侵犯财产和侵犯人身型犯罪。罪名主要集中在职务侵占、盗窃、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
2、犯罪保安的年纪比较轻。今年被该院判刑的20名保安中,年纪最大的有35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9岁,平均年龄为25岁。
3、犯罪保安的文化程度偏低,人员来源复杂。20名保安中,仅有3人具有高中或者中专文化;其余17人均为初中、小学文化。这些保安均来自外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人居无定所,四处打工。
4、犯罪地点多在工厂、建筑工地、高档住宅区。
二、保安犯罪增多的原因
1、保安公司把关不严,保安的招录条件过低。一些未成年人、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进入了保安队伍,与保安职责不相称。有些保安公司招聘保安把关不严,不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使一些品行不端、心术不正的人,混进了保安队伍。一些雇佣保安的单位和个人,处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往往雇佣一些素质较低,对工资要求低的人员。
2、保安缺少教育培训。有些保安公司为节约成本,没有为保安安排文化课学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这导致一些保安人员不懂法,违法扣押物品、非法搜身、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直接参与犯罪活动。
3、管理监督措施不到位。依照规定,保安服务公司和保安员应由公安机关统一领导和管理。但现在私自雇佣保安现象很多,使公安机关很难掌控保安员职业群体的整体状况,也很难对他们进行监管。有些雇佣单位和个人对保安疏于监管,保安完全处于自由状态。
4、雇主纵容甚至教唆保安违法犯罪。由于完成雇主分配的任务是保安获得报酬的主要依据,保安很容易称为雇主的护院和打手。有的雇主纵容、默许甚至教唆保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为“幕后黑手”。
5、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目前我国的保安不少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素质相对不高,收入较低,与周围被服务人群对比,保安员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内心自卑感。而有些人对保安有偏见甚至歧视。内心自卑加上被别人鄙视,容易引发暴力犯罪。
三、对策建议
1、立法规范保安行业。尽快建立、健全行业法律规范,,明确规定我国保安业的性质、地位,保安公司的设立条件、程序,保安人员的招聘、管理等内容。
2、把好录用关。保安公司和雇主要严把保安录用关,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防止品行不良者混进保安队伍。
3、抓教育培训。通过法制教育、职业教育,提高保安的法治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增强保安自我约束能力。通过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保安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
4、加强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应对保安公司和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和个人进行备案管理。对黑保安公司,一经发现,坚决取缔;保安从业单位要为保安人员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保安如果造成人身伤害和财物损害,其所在的保安公司要先行赔付;用人单位要与保安签订劳动合同,提高保安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对保安的监督和管理,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安装监控录像。
5、学会宣传。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保安的爱岗敬业、保护群众的先进事迹,消除人们对保安行业的误解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