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档案,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神秘的档案袋,那些泛黄的纸张上记载着自己一生足迹和历史的人事档案,其实,对档案这样的认识是非常局限的,档案远不止这些,可以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档案是什么?是指一切过往所留下的印记,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文字、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从远古时期的甲骨档案,到金文档案、缣帛档案、简牍档案、石刻档案,再演变到纸质档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历史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的载体大大的丰富了。音频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缩微档案等等利用高科技产生的档案更加形象、生动的记录了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

 

档案,不仅载体多样,而且内容纷呈,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书档案、会计档案、诉讼档案、人事档案、税务档案等等。

 

在漫漫人生路中,无论你是时代的伟人,还是平凡的百姓,都不可避免的直接同档案发生着联系。当你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医院里的护士就会在你的成长册上印下你的脚印,这样,档案便记载下了你的人生的第一个足迹;然后申报户口,就有了户籍档案;长大成人后,参加工作了就有了人事档案;找到人生伴侣时,把爱情的承诺和承担的责任载入婚姻档案;生病去医院治疗时就有了病历档案……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信息时代,作为信息这个大家族重要成员之一的档案,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注意搜集和保存档案,必然会给我们丰硕的回馈。

 

曾经在广州参观过一个私人档案馆——屈干臣私人档案馆,让我感触颇深。已经70多岁的屈干臣老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曾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人大等担任秘书和领导工作,也曾担任过广东省档案学会的副理事长,对于档案的重要性,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走进屈老位于麓苑路的两室一厅的私人档案馆,不得不为之折服,俨然一个小型的档案馆。十几个橱窗排列整齐,每个都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各种获奖证书,老照片,书籍,实物等各类藏品,在每个橱窗上都贴有标签,藏品主要分为个人专著、诗集等文字部分,工作证、军章、纪念章、邮票、各版面的人民币等实物部分和2000多首作词的歌曲收藏,都保存得非常齐全。这些个人档案不仅是屈老一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更是全社会的文化宝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每个人占有的各种载体的信息也是包罗万象,我们在关注整个社会记忆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来关注我们个人和家庭成长过程中的记忆。聚沙成塔,滴水石穿,通过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档案建设来推动档案事业全方位的发展。

 

档案,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