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法院在抓好诉讼调解的同时,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了解社情民意,充分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多举措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走访乡镇,把握社情民意,做好与各乡镇“矛盾调解处理中心”的对接工作。一是坚持为各乡镇“矛调中心”提供学习资料和业务书籍;二是坚持把培训人民陪审员和人民调解员有机结合起来,在对调解员利用观摩庭审、专题讲座等进行实体方面的培训基础上,还从提高调解能力入手,对如何制作谈话笔录、调解协议、立卷等工作给予专项培训;三是坚持法律进社区活动,利用乡镇大集人员较集中的时机,组织法官到现场设点服务,散发法律宣传品,针对人民调解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业务指导、释疑解难;四是坚持人民调解员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与人民调解有关的人员会议,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的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走访相关行业,建立调解工作站,实现组织网络衔接。一是源头预防,诉前化解。针对部分企业存在不规范用工的现象,该院与有关部门联合到企业进行劳动法律法规宣传,使企业领导层及职工能够及时掌握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及时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从根源上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对诉讼到法院的劳动纠纷,通过委托工会、相关部门、本院的诉前调解工作室等,采取诉前调解的方式,将大部分案件化解在诉讼前。二是人文关怀,专人审理。在民一庭专门成立劳动争议案件合议庭,由政治业务素质高的审判人员组成。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以便捷化的诉讼流程关爱弱势群体,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加强调解,判后说法。该院仔细分析和研究各类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原因,始终坚持将调解放在首位,有的放矢、耐心细致的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全力促成企业与劳动者之间能够握手言和,实现既促进企业发展,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双赢目的。对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采取在用人单位和园区开庭的形式,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四是沟通协调,多管齐下。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与工会、司法行政、劳动行政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在国土、交警、劳动、卫生、工商、总工会、妇联、工业园区等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部门行业设立巡回审判点和调解工作站,根据行业纠纷特点,采取庭前调解、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等方式,及时发现,尽早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盱眙法院还针对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走访人民调解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等,借助社会力量促进调解工作完成。目前,该法院共聘请特邀调解员150名、调解员32名,建立调解工作站16个、巡回审判点10个。今年以来,非诉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700多件,调解成功率77.8%。民事案件经法院主持调解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或撤诉1982件,占审结民事案件总数66.64%

 

 

 

费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