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日,江宁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江宁法院166名人民陪审员任命议案。98日,该院组织了新任人民陪审员岗前培训,并受区人大常委会委托颁发了人民陪审员《任命书》,制作发放了《人民陪审员工作证》和《人民陪审员制度选编》。至此,该院从今年6月组织开展的与本届人大任期同步的人民陪审员重新选任工作全部结束,新任166名人民陪审员正式走马上任,开始履行法定职责。

 

此次人民陪审员重新选任工作得到了区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动员发动、公告宣传、集中报名以及公安机关刑事责任追究审查、司法行政机关资格审查,党组研究后遴选产生。本届新任人民陪审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层群众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此次选任的人民陪审员是该院历年来最多的一届,且95%以上都来自社区、企事业单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士为基层的普通群众,一举改变了过去退休人员、公务人员以及社会管理人员过多、普通群众较少的现象。二是年龄结构合理,社会阅历丰富。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有24人,60岁以上的有16人,其余全部为30-60岁之间的青壮年。从专业特长看,分布非常广泛,有从事社会管理方面工作的,也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型人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士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妇女儿童、老年人工作,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三是文化层次高,履职能力强。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硕士研究生有10人,本科、大专学历121人,高中、中专35人,文化程度普遍较高,能较快进入陪审角色,充分发挥陪审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