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妻子,我深知家庭和睦的重要;作为母亲,我理解父母对子女的不舍。每当劝和婚姻岌岌可危的当事人,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的高兴劲简直没法形容。

 

张某夫妻就是被我劝和的其中一对。在我看来,张某夫妻本不应该闹到法庭上来。因为他们已相互扶持走过20多年,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只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两人闹起了矛盾。

 

离婚是丈夫张某提出来的。他说,20多年前自己与王某经人介绍相识,198912月按农村风俗结婚。婚后,自己在外打工,钱都归王某管。但今年以来,王某好像变了个人,把钱都放到她自己身上,孩子上学要钱都不肯出。最可恨的是,自己长年在外,王某在家中对老人也不好,轻则打骂,重则把老人的灶都打翻了,对老人的生活造成威胁,还多次说要让自己和老人生不如死。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过头?

 

看来张某对妻子颇为不满。不过,面对张某的指责,王某也是满肚子的委屈。

 

王某怎么也想不通,两人感情一直很好,经过这么多年的共同打拼,家里不仅建起了别墅,还攒下了10多万元的积蓄。这好好的日子,咋能说散就散?

 

说到这儿,王某语带哽咽:“法官,你可别听他的。我跟老人相处得其实还不错。要说我那么不好,10年前我们建别墅时,老人怎么可能把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卖了支持?后来,老人还说,因为生的是儿子,要多攒点钱,还支持我出去打工呢。去年下半年,我把婆婆带到上海去玩,还给她买了一件衬衫。你可以问问我们老人,是不是有这回事?

 

我问张某是否属实,张某不答,仍然坚持要离婚。

 

见张某坚持,王某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法官,我不同意离婚。我们夫妻现在的矛盾,其实就是因为我去年发现他有外遇,所以他现在才会这样。今年春节回来后,他一直就睡在他父母房中,跟我分居,春节过完就不辞而别了。”

 

听到这话,张某火了:“是我要跟你分居的吗?你胡乱猜疑,大吵大闹,把我的东西全扔到了外面场上,都没法用了,我这才跟你分开住的。”

 

听完夫妻俩的你一言我一语,我心里有数了,这两口子没什么根本性的矛盾,多下点功夫调解的话,或许能劝回头。

 

我先不提离婚的话,而是跟他们拉起了家常。我问他们,建房时很辛苦吧?夫妻俩都点点头。他们告诉我,在农村建房不是件容易的事,花费巨大且不说,买材料、招待吃饭什么的全要自己跑前跑后,几个月下来,两人都又黑又瘦。建房之后,两人都外出打工,好不容易才把债都还清,又攒下了10多万。

 

两人很感慨。我又话音一转,跟他们聊起了孩子。说到孩子,夫妻俩都充满了温情。他们说,孩子是婚后第二年生的,今年21岁,正在外地上大学。

 

看得出,夫妻俩都深爱孩子。我说:“再过几年,孩子结婚了,你们就该抱孙子了。”

 

听到这话,两人都笑了。我又趁热打铁,劝他们好好体味一路走来的不易,要好好把握家庭、珍惜幸福。

 

张某有些松动,但是不服气:“我根本没有外遇,是她瞎说的,一天到晚老是跟我吵,你说我怎么办?”

 

两口子过日子,猜忌最要不得。我又转头做王某的思想工作:“作为妻子,还是该多给丈夫一些支持和信任,总是猜疑和争吵,对你们这个家庭真的很不利。你也不希望孙子出生后,还得跑两个地方才能见到爷爷奶奶吧?……”

 

这番话好像说中了王某的心事。她低下头,半晌才说:“这个是我做得不好,以后改还不行吗?”我心里暗暗高兴,一边又找张某:“妻子都认了错,你这个大老爷们儿还硬扛着吗?你就一点错没有?还不主动表示一下?”张某有点不好意思,嗫嚅着对王某说:“我也有不对,咱们和好吧,以后我会常跟你联系的。”

 

王某笑了,张某也笑了。看到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更是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