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手中握有权力的为官者,如何从政治、经济、形象、亲情、家庭、自由、健康等方面,算好廉政账,明辨是非与得失,已成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回顾历史,想一想六百多年前明朝的那些事儿,对于我们今天算好廉政账不无启发和借鉴作用。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反贪治吏最坚决、最严厉的一位皇帝,其曾给部下这样算了一笔账,他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井虽不满,可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若是四处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你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难免东窗事发。而一旦事发,你就要受牢狱之苦,这时候,你得到的那些赃款在哪里呢?或许在千里之外你妻子儿女手中,也许根本就没有了。不管怎么说,这时候你想用钱,能拿到手吗?你都家破人亡了,赃物都成别人的了”。

 

信哉斯言!当今,对于这段话最有体会和感触的要数原河北省交通厅副厅长张全,张全因受贿罪被判处徒刑14年,其醒悟道薪水如泉水,虽然不多,却可以终身受用;外财如洪水,水势虽大,却会带来灭顶之灾;人不会把金钱带进坟墓,金钱却会把人送入地狱。

 

明太祖制定了极其残酷的刑罚,其在制定《大明律》的同时,另外亲自编订了重典治国的《御制大诰》,作为刑事特别法规,其中规定了许多令人闻之色变的酷刑,如族诛、凌迟、枭首、挑筋去指、断手、斩趾、刖足、阉割为奴等。为严惩贪官污吏,还设置了如“剥皮实草”、铲头会刷洗等酷刑,以达到通过严刑去贪的目的,手段残忍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那些残酷的肉刑早已从国家的刑法中废除,现在处罚罪犯主要的是适用自由刑,但是对于那些平时享受威福的贪官污吏来说,失去自由的牢狱生活如同在地狱般难受。对此最有感受的要数原徐州市某局党组书记、局长靖大荣(女),靖大荣因腐败而被抓后,其和杀人犯、抢劫犯、盗窃犯同关一室,不敢说自己从前是个官员,是因腐败进监狱的,怕受到同狱犯人的嘲弄。刚开始,她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但还是得装睡,不敢乱动,偶尔入睡也是噩梦不断,经常吓醒。在监狱里,看不到日出日落,看不到天圆地方,看不到游乐场、连锁店、超市等那外面的精彩世界。她说“没有自由生命失去了精彩,失去自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过去别人进我的办公室,要轻轻敲门,如今我有什么事都要向警察喊报告;过去,我跑到哪里都有人恭候迎接,热情款待,如今,我要规规矩矩服从监管;过去,有空调,有健身器材,如今要被强制劳动改造,冬天能有个热水袋也感到满足。这一切的一切,使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最重要?自由最重要!”

 

明朝初期,这些当官的,也确实真够辛苦的,既有皇帝老儿的反复谆谆教导,又有酷刑侍候。那么当官的快乐何在、意义何在呢?朱元璋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有一次其问部属:天下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众大臣的答案五花八门,朱元璋均不满意。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连连称好,最为赏识。很多人不解,万钢解释说:“畏法度者”因为害怕国法的惩罚,就不敢不遵纪守法、洁身自好。不贪赃不枉法,当然心安理得,心情舒畅,自然最快乐。

 

“畏法度”,实际上就是为官者应有的一种自律意识,面对种种诱惑,要以不变应万变,多一点警觉,多一点清醒,多一点自尊和自重,多一点自我约束。这样,人生的每一步才会踏实,人生才会充满快乐。

 

明朝当年的那些事儿,使得明初社会的统治秩序得到了巩固,为朱家王朝统治奠定了的基础。我们今天回顾这些事,是为了以史为鉴,我们每个人在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构建起反腐败的坚强防线的同时,也希望就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政治生命账、经济收入账、家庭幸福账和个人自由账等方面也都要算好、算清楚,想清楚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