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为了一次开花、结子,要等120年,这个漫长的期间,使它们的子孙,一代代地重演着生命的坚守与苦乐。

 

我欣慰自己身边有一位如竹子般甘于寂寞与孤独、默默坚守的同伴。

 

当他身处拥挤的人群中,被所谓“朋友”包围时,内心发出的声音显得是那样微弱,完全被场外杂音所掩盖。他却时时告诫自己: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惹。

 

他从小到大,从工人到法官,一直习惯于做个小小的铺路石,默默地为他人铺垫道路;习惯于做片绿叶,无声地衬托红花绽放;习惯于做个阶梯,无怨地任凭他人攀登;习惯于站在别人的后面,小心地为前行的队伍断后。在这个充满太多诱惹的年代,他与人之间不会争强,更不会好胜。生活对他来讲,是平和的;工作对他来说,是平等的。

 

他是一个善于在寂寞中独处的法官,无论案件难易、标的大小,他从不挑拣,依然认真对待,尽心办理,热心、耐心、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做到在工作上尽职尽责,恪尽职守,无论春风秋雨。尽管有不公正的待遇,也永不言弃,哪怕夏暑冬寒。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并将其置于首位,置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这是他做人、做事的基点。他将“社会在变,灵魂不能浮躁;诱惹再多,步子不能乱套。”视为自己处事之道。

 

透过他的眼眸,可以看到在他的内心深处,那里,既有挥汗的喜悦、也有流泪的苦楚、更有滴血的隐痛,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将那痛藏在不被人察觉的内心深处。他深知,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自己分担,他只能默默地将痛从自己的一边肩移到自己另一边肩上。

 

乐于助人、默默无闻的他即便被人假装信任,也不会虚假地去努力工作,他仅仅知道,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尽职,勤勤恳恳地尽责,那样才能无愧于自已肩上所担的天平,身上所负的责任,句句无言的承诺。

 

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哲理。他没有高远的目标,也没有空洞的虚言,更没有喜好张扬的个性。他曾说每个人都是要往低处走的,何必计较那得与失,在意他人超过自己。

 

他每天都在办理那看似平凡的涉及家长理短的案件,在重复地处理那平凡而又繁琐的事务。无论事情大小,简单与复杂,他从不懈怠,今天能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去做,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已习惯了在工作上默默无闻,同时,他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付出极大的忍耐,不要去抱怨,更无需去解释。他始终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得多,而是我计较得少”。的确,“富有”的他有着极强得忍劲,带着那个“忍”,他不段地摸索、不停地前行。

 

在他自己的生活轨道里隐藏着他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他虽然不善于登台表演,但做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一个真实自我的人、一个踏实肯干的人、一个摘下面具的人,则是他不懈地追求。“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只有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有负责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他常常用“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以自勉。

 

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时,我明白了他对我说:“成功不必有我,但努力一定在我。结果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句号罢了,重要的是我亲历了那不凡的过程,在那看视平凡的“括号”内填写了丰富的内容。”是的,庆功会上看不见他的身影,但是训练场上却会留下他的汗滴。他悄无声息地来,默默无语地做,远走的他不留下任何脚步。如清澈的小溪在缓缓流动,流向他的归处。

 

他明白一个法官的责任,正如他自已所言“我时时都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行走姿势,更不会忘记做为一名法官必须坚守的那份寂寞与孤独,坚守住它不变的本色——公正、廉洁、为民”。

 

这种淡淡的坚守,不正是我们在每个“驿站”中特有的品格吗。

 

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