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扬州市委组织部、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促进基层和谐稳定活动启动仪式。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继业,扬州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蔡爱华,市委组织部部委赵长松出席共建仪式。

  今年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扬州市报送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扬州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作。大学生村官与法官都处于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第一线。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需要“村官”与“法官”这两支化解和调处基层矛盾纠纷的主要力量优势互补,协同合作。 8月下旬,扬州市中级法院在广陵法院新城法庭进行试点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下发《扬州法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共建工作。市中级法院还专门成立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结对共建的组织指挥、统筹协调、日常联络、法制培训、督促检查。

  共建采取“村官”与“法官”“一对一”结对方式,由结对法官担任村官的调解指导员,通过聘请村官担任特邀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行风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调解工作,从而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覆盖面广、掌握信息及时、矛盾调解居中的特点,更好更快地化解社会矛盾。全市两级法院确保辖区所有大学生村官全部与法官结成共建对子,做到结对共建全覆盖。在做好与村官的结对共建工作的同时,全市法院结合“百名法官进乡镇(社区)”活动,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一名法官担任“乡村法制辅导员”,在每村每社区配一名法官担任“基层自治参谋”,与村官一起帮助基层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积极为基层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共建仪式上,与会60名法官与60名大学生村官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与会领导向村官代表颁发“特邀人民调解员”聘书。周继业结合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进会精神,对共建工作提出了要求。

  周继业指出,开展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活动,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服务大局,要以服务农业发展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有效构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处理在“三支一扶”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以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他要求,人民法院要针对农村地区社会纠纷的特点以及本辖区大学生村官的学历、知识背景,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开设法制培训课程,重点讲授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相关的土地承包纠纷、土地流转纠纷、拆迁纠纷等实用性法律知识,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要充分利用“诉调对接”机制,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特邀人民调解员”,邀请他们参与调解当地的涉农案件,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熟悉调解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技巧,提升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要构建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活动的相关机制,促进法官与大学生村官在沟通交流中增进群众工作经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要把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活动纳入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管理、同考核,确保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活动持久深入开展。

  扬州中院院长时永才介绍了共建工作相关情况,蔡爱华部长要求各基层党委组织部门迅速建立结对共建活动领导小组,不断提升该项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热烈的掌声中,周继业副院长与蔡爱华部长共同为“扬州市大学生村官法制培训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