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的两句真心话-一个少年犯的感恩与蜕变
作者:郑占军 发布时间:2010-09-03 浏览次数:1219
瘦削高挑的个头,稚气未脱的脸庞,一双农村娃特有的淳朴的眼睛,真诚地注视着你——无法相信,站在面前的会是一个因持刀抢劫被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法院判刑三年的少年犯。
他叫马晨,今年17岁,家住沭阳县河东镇。曾几何时,马晨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父母文化不高,都以务农为生,生活比较拮据,但长辈们都对他十分宠爱,用他自己的话讲:“我是他们的心肝宝贝”。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随着父母的离婚化为乌有,从此他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马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彷徨。中学辍学后,马晨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好兄弟”,成天混迹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当起了“带头大哥”。2009年9月的一天晚上,由于没钱上网,马晨便带着“弟兄们”持刀埋伏在沭阳县城某公园内,对路过的丁某实施抢劫,劫得手机一部。案发后,马晨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沭阳法院少年庭副庭长张英是马晨抢劫一案的主审法官,接案后,张英专程前往其河东镇老家,走访了他的爷爷、邻居和所在村村干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张英认为,马晨走上犯罪道路与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于是,法庭在开庭前特地邀请马晨的爷爷、亲友以及县关工委、县妇联等组织工作人员,大家围坐在圆桌旁,对马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庭前教育。看到爷爷苍老而悲伤的面容,平时桀骜不驯的他终于流下了忏悔的泪水。
“三年的时间,就等于上了三年大学”
“张阿姨、卢阿姨,你们好!”马晨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张英和卢晴两位法官。两位法官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站姿端正、彬彬有礼、精神矍铄的少年,就是半年前那个结伙持刀、狂放不羁的抢劫犯。一阵寒暄之后,两位法官关切地询问起他在少管所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马晨若有所思地低下头说:“法官阿姨,我在这里生活很好,民警叔叔对我们很照顾,我是没有机会上大学了,我想这三年的时间,就等于上了三年的大学,教会我重新做人。”两位法官抚摸着他的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马晨,你不要气馁,你虽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少管所就是你人生的大学,只要你认真学习改造,将来一样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叫他注意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
就在少年庭法官们回访马晨的前一天,马晨的爷爷冒着酷暑也来看望了他。马晨父母离婚后不久便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马晨成了没人要的弃儿。母亲从此杳无音讯,父亲虽然在连云港做生意,但丝毫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义务,即便是当初开庭时都没有出庭,更是从未到少管所看过他一次。谈起这些,马晨却并没有恨他父母的意思,相反,当法官们问他对父母有什么要求,可以代为转达时,马晨摇了摇头:“我对爸妈没有什么要求,有法官阿姨和这么多的人关心我,我很感激。我只想请法官阿姨给我爸爸带个话,他天天在外面做生意,叫他注意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听到这里,在场的法官、民警无不动容,和马晨一起,眼里噙满了泪花。(文中“马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