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时间的推移,人渐渐地与健康开始分道了。从以往的紧密牵手到如今的若即若离,从以前的如影随形到目前的背道而去,健康与我们分手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肯定它是经不住时间之手催逼的。

 

永远的健康不存在,正如永远的年轻是不可能一样。留任青春,莫若留住健康,留住健康,其实也只是让这个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陪伴的时间更长一些罢了。

 

曾听人说过,健康是“1”,别的都是“0”,意思是有了健康才有一切,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那何谓健康呢?肉体的还是精神的?或是两者皆有之?答案当然应该是后者。但人生在世不可能有永远的健康或始终的完美。因此,更重要的,是否还在于对生命个体的态度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并尽可能地做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

 

一个人首先要精神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生充满矛盾,在纷繁的难题面前,必须有一个积极的淡化意识,真正理解他人,才能解脱自己,要相信,人间事物均在变化着,凡事终能解决,莫一味固执,将自己逼进死胡同了。

 

身体的定期体验是不可缺的,它将隐藏在身体中不为你所知的病情提前告诉你,做到及早地治疗。让你体会到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又怎能去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

 

诚然,身体的健康不可忽视,但精神上的体验更须关注。它包括德、能、勤、廉等等,这些可以定期体验,也可以随时体验(或不定期体验),使得各项工作做到“教育在先、超强在先、人人在先”。从他人患“病”的根源上找寻原因,吸取教训,针对自己的情形查找问题,及时改正。那时再到海过去看惊涛拍岸,将从中受到启迪——风雨坎坷人生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有的人,心里想如何弄顶乌纱帽戴戴,也想沽名钓誉,镀金在身,有时不得不强压下欲念;有的人,闻到酒肉鱼香,看到山珍海味,因受到某种约束,被迫强抑下贪心;他们虽做到远名位、弃厚味,但内心的欲望仅是占时控制罢了。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人的孤疑之心有时候是难以克制的,一旦被牵动,往往就要折腾好长一断时间,忧心之余,在若惊若恐中度过了长长的一年,有人患病是压力大——担心案件当事人上访;高度紧张——案件多。人生在世,既要淡泊名利,又要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猛然间,又到了年度体检的时候。

 

身体健康乎?不知道!有毛病乎?也不清楚!总之,就只当是了却了一桩事吧!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过下去。

 

看完结果,才告诉自己,放下,放下,放下那些禁锢自己的东西,慢慢地生活,将目光从遥远的地平线收回来,定格在眼前,活在当下,享受眼前真实的的人生,享受生动里的每一个细节。不再昂首阔步,行色匆匆,停下来,看初升的朝阳,看夕阳西下时的晚霞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