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中午,海安县曲塘镇大陈庄村18组王文建家中举行了一次特别宴席,请来了几十位亲友与江苏省杰出政法干警孙翠燕法官共进午餐。宴席上,王文建的亲戚纷纷向孙法官敬酒,并表示王文建能以376分被南京工业大学录取离不开孙法官多年来的无偿资助。

 

三年前,孙翠燕法官到曲塘中学开展法制讲座,她在与老师交谈中得知该校王文建同学品学兼优,但家庭十分贫困,随即就萌生资助王文建读书的念头。

 

几天后,孙法官和曲塘庭庭长一起来到王文建的家中,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三间简易瓦房,堂屋的墙上出现了大面积的明显裂缝,不远处的厨房已经摇摇欲坠,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台老式电扇,据邻居说还是亲戚送的。在与王文建母亲及周围邻居的交谈中,孙法官得知王文建出生在贵州,他的生父在其5岁那年就过世了,他还有个长他两岁的姐姐,母亲为了生计带着儿女远嫁到海安。王文建的母亲与第二任丈夫因感情不和含泪离异。

 

数年后,经人介绍认识现任丈夫王军,王文建母亲与王军未生育,但王军为人特别好,将全部心血放在两个继子女身上。为了能让两个继子女如愿读书,50多岁的人还常年在外随建筑队打工,但他年收入只有万余元,家庭早已是入不敷出,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但坚强的父亲无怨无悔,说只要孩子愿意读书,他绝不回绝孩子的要求,每年他向国家申请无息助学贷款6000元。

 

听到这些,平时风风火火的孙法官几近哽咽,并决定每学年对王文建给予3600元的资助,并留下电话号码,表示王文建如遇到困难可随时跟她联系。之后的几年里,孙法官阿姨逢年过节都要到学校或家中看望他,给他带去生活费、生活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自强自立的鼓励。

 

今年王文建同学喜获南京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向孙法官阿姨报喜,并再三表示不忘孙法官的恩情。王文建的父母为了表示对孙法官的感谢,特地到曲塘法庭邀请孙法官参加宴会。这一天,孙法官早早地来到王文建家中,并捎来曲塘法庭全体干警的祝福,给了800元让他置办学习用品。她拉住王文建的手促膝交谈并勉励他再接再厉。王文建表示将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回报孙法官、回报社会于是,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感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