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三重一大”大战略举措,深入推进“两联一挂”制度的实施,云龙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立足服务大局,以“四项举措”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保障“三重一大”工作顺利实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该院服务市委“三重一大”的五项举措,得到了区委的充分肯定。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大局的责任感。一是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坚持能动司法。进一步深化对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树立能动司法观念,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定期排查涉及“三重一大”各类案件,及时制定方案,完善服务措施。二是成立“三重一大”案件协调处理领导机构,对涉及“三重一大”系列案件,统一协调指挥、统一裁判标准、统一集中执行,确保审判、执行效果。三是确定依法服务重点。依法严厉打击侵害项目、工程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涉及项目拆迁、征地等行政案件的审理力度,在妥善解决纠纷的基础上,依法做好延伸服务工作。四是建立“四个必须”工作原则。对涉及“三重一大”的案件,必须采取依法高效的办理方式,必须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必须先调解后判决,必须审判后回访当事人。

 

把好立案关,突出诉前调解。一是严把立案审查关。在起诉阶段,立案庭从案由、起诉条件、受案范围、案件管辖、诉讼主体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查;对涉及改革、改制、拆迁、劳动争议及医疗保险纠纷等敏感性案件和群体性纠纷及时向上级汇报;二是及时向当事人进行风险提示。向当事人发放诉讼风险提示、举证责任告知等材料,为当时人提供便利。对当事人关于立案的投诉,及时依法处理。三是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强化人民调解室人员配置,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诉前调解流程管理、台帐管理、绩效考评等制度,确保诉前调解工作取得成效。

 

抓好审判环节,有效化解矛盾。一是完善各类案件定案把关机制。加强独任审判员、合议庭成员的职责,建立院、庭长签发法律文书,案件集体研讨制度,完善案件定性、裁判机制,确保案件裁判正确性。二是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对每一个办案环节细化标准,严密司法程序,做好各个环节的法律释明、服判息诉工作,将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三是建立涉诉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机制。对群体性纠纷案件、社会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件、涉及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案件,重点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可能存在涉诉信访隐患的记录在案并及时开展化解工作,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提高执行质效,巩固清积成果。一是建立与区有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在区委领导下,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推动的执行联动机制,协同发展,形成合力二是继续开展清案活动,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对清理积案中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适时组织执行会战;对涉府、涉村案件,加大执行救助力度,力争化解一批历史沉积案件;严格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退出审查,确保以程序终结案件的准确性发挥执行联动机制和基层协助执行机制作用,建立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诚信缺失人员经营活动的限制,增强执行威慑机制的实效。

 

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一是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构建全面调解、全程调解、全员调解的工作体系,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积极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效钝化社会矛盾。二是注重审判服务功能的延伸。扩大巡回审判案件范围,尝试在辖区街道设立固定巡回审判点,切实有效的减轻当事人诉累,促进纠纷及时有效解决。三是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组织开展法官“六进”活动,全面推行“两联一挂”工作制度,通过法官走进企业、社区,开庭、咨询、服务、回访当事人,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坚持审理案件“八个必到”制度,建立定期召开基层群众座谈会制度,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裁判的社会认同度。四是向先进典型学习工作方法。学习和推广优秀法官陈燕萍的工作法,最大限度地以和谐的司法方式解决纠纷。五是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要从审判、执行的涉诉企业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经济犯罪案件中发现深层次问题,认真撰写司法建议,提出正对性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降低管理风险,减少纠纷隐患。六是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落实审判公开,举办法院开放日,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深化“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推进听庭评审制度落实,不断创新代表、委员联络方法,促进法院审判队伍的整体提升,树立法院司法公正的审判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