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法院“三步棋”做强刑事审判
作者:肖天存 周 超 发布时间:2010-08-12 浏览次数:335
“2008年以来审结一审刑案9159件,判处罪犯15009人,审结二审刑案382件;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至死刑180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2280人。”这是常州中院关于全市刑事审判的一组数据。该院副院长张建文在谈及这组数据时表示:“通过重预防、精审判、善维权三步棋,盘活了刑事审判工作,常州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刑事审判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重预防:力压发案率
积极开展审务进社区、审务进厂区、审务进校区活动,在这些区域公开审理13件案件29名被告人。常州全市共选派28名法官担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辅导教育活动,共举办法制讲座121场。针对案件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17条。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对被判处非监禁刑未成年人失学失管问题帮教管理实施办法》,受到市委书记范燕青的批示肯定。
常州两级法院大力实施“新起点”护苗工程,创建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2家、省级4家、市级2家,建立“爱心家园”等未成年人帮教基地9个。同时创设全省首家少年法庭心理辅导中心,聘请12名心理咨询专家参与未成年人的心理矫治。2008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下降趋势。
精审判:严把质量关
坚持严把事实关、证据关、量刑关,努力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各基层法院刑案上诉率仅为4%。今年5月份,常州中院牵头检察院、司法局共同出台《关于规范庭审量刑程序的指导意见》,规范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准确贯彻死刑政策,死刑案件被核准率在95%以上。
积极完善缓刑听证程序,该院主动委托社区矫正机构综合评估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目前已对300名被告人组织委托评估。举行减刑、假释案件听证会,全省率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评议,使减刑假释工作更加公开、公正。今年上半年听证提审率由去年的14%上升到17%,比省院规定高7个百分点。
善维权:频奏和谐曲
把司法为民理念贯穿于刑事审判全过程,努力提高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008年以来1名公诉、2名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被依法宣告无罪。依法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严格掌握条件和标准,判处被告人缓刑3180人、管制17人、免于处罚63人、单处附加刑483人,非监禁刑适用率24.9%,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
在全省率先实行注射执行死刑的基础上,常州中院积极推行死刑犯临刑前与家属见面的制度。累计为600多名符合条件的被告人指定辩护,还尝试为符合条件的被害人指定代理人。常州中院出台《关于认真做好释法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常州中院在全省率先远程视频开庭审理刑事抗诉,方便了当事人诉讼。积极帮助经济确有困难的被害人走出困境,2008年至今,常州中院因案制宜地适用刑事救助基金,共救助105人10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