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法院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采取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判前预防、判后答疑,重点把好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四关”,及时分流、疏导、化解矛盾纠纷,争取定纷止争、息诉罢访。据徐州中院《20101-6月份全市审判质效通报》显示,该院涉诉信访考核指标、向上级法院投诉率、重点信访案件息诉率等各项指标排序均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开展“阳光司法”。社会各界群众随时可以凭身份证换发旁听证参加正在公开审理的庭审现场。全面实行裁判文书上法院系统内网,逐步推行庭审网络图文直播,正在积极筹备庭审视频直播。坚持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法院开放日”活动,诚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农民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审判法庭、了解案件审理流程、参加旁听庭审、现场接受法律咨询等,使审判更公开、更民主、更透明。积极组织“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选择典型、影响较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件,组织三级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现场监督并及时评议活动,促进审判规范。

 

——落实“精密审判”。全面推进审判流程管理,强化法院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对每一件审结案件及时进行全面评查等多项措施构筑审判质量的“铁案工程”,力争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

 

——践行“和谐司法”。建立完善调解衔接机制,及时成立了法院诉前调解中心,选聘了7名特邀调解员,专门从事民商事案件立案前的调解工作,将许多“民调组织难协调、法律手段难定夺、行政手段难处理”的棘手问题,通过诉前调解得到有效化解。并逐步建立健全村、镇、县三级特邀人民调解员网络,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无缝衔接。对进入民商事审理程序中的案件,依然坚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原则,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将调解贯穿法院审判工作始终,推行“七个善于”、“三个环节、三个步骤”和“五心调解”等独具我院特色的调解方法,引导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强化“能动司法”。扎实开展“两联一挂”活动,坚持“八个必到”制度,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经营困难等实际情况,组织法官深入企业调研、开展法律咨询、提出司法建议等帮助企业排查经营风险。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实行巡回审判,送法上门,减少群众诉累。积极推行立案信访文明创建活动,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对涉诉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对于涉及民生、困难群体的案件,及时保全,优先立案、调解、审理、执行。设立院长信箱,实行网络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