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星期六,这天气温高达34℃,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王集法庭法官组成的法制宣传点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路过的行人也都放慢了脚步,凑上前,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踮脚望去,只见法官们正在向过往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接受老百姓法律咨询,这时,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大妈,蹒跚来到跟前,紧紧握住一名法官的手,激动地说:我的亲人法官啊,你得替我做主啊!我儿子不养我了!大妈您老别太激动,慢慢说,张法官一边安抚大妈的情绪,一边倾听大妈的诉说,在弄明白事情原委之后,张法官说:大妈,您儿子现在在家吗?我们到您家里去现场解决问题好吗?

 

张法官的这句话一时让记者摸不到头脑,法院办案不都要先到法院去立案后才能办理吗,今天张法官怎么能现场接受群众诉求并现场办理案件呢?原来,该院正在按照上级法院能动司法要求,主动开展以“党组成员联系经济部门,业务庭室联系机关、镇村、社区、学校,优秀干警挂钩重点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两联一挂”服务活动,“走出法庭,走向社会,现场解决纠纷,普及法律知识”。

 

走向百姓,法院不再神秘

 

法院,这个庄重而又严肃的地方,人们往往对其“肃然起敬”,而有的甚至是“敬而远之”。因为有的老百姓不懂也不了解法律,总觉得法院离他们很远,高高在上的大法官们甚至让他们感觉到“害怕”。这次“两联一挂”服务活动,法官们从中走了出来,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慢慢揭开了法院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感觉很亲近”。

“真让人不敢相信,法官竟然亲自到农村来办案!”一位路过的村民对法官处理吴大妈的案子惊叹不已,“感觉法官不像想象的那么严肃,高高在上。”

该院陈英波院长告诉记者:“这次‘两联一挂’活动,是在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总要求下开展的,就是要让法官走进百姓,体验百姓的生活,真正做一名‘平民法官’,并切实解决百姓在生产、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两联一挂”,重在教育

 

今年年初,在重庆打黑案件中赵长青为文强等人辩护,被网友骂为“黑社会的狗头军师”,指出了中国“普法的失败”。针对辖区普法的实际情况,陈英波说,“此次活动主要以教育为重点,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百姓的法律诉求,并对其进行法律普及教育。”

据了解,睢宁法院近年来在田间地头处理的案件,数量都占该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的10%以上,张法官还告诉记者这种巡回审判的一个好处:到田间地头去开庭,当场处理,当场判决,以鲜活的案件来教育群众,普及法律,效果非常好,真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两联一挂’不仅仅在农村社区,也在企业”,该院副院长吴东亚向记者介绍:“我们已深入全县42家重点企业走访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涉及的大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和影响重大的劳动争议等情况,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江苏世纪天虹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勇说,“印有企业法律法规的小册子让我们受益匪浅,也希望法院能够针对企业人员职务犯罪、合同订立、经济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多到公司举行普法讲座”。

 

“两联一挂”,志在稳定

 

天色渐黑,张法官也将吴大妈的案子办了个水落石出,她儿子承认错误并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答应每月给吴大妈200元生活费并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就这样,一段赡养老人的纠纷落下了帷幕,但睢宁正处于发展的快车道,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怎样处理矛盾纠纷,平息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成了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英波院长最后告诉记者,“两联一挂”不仅要解决民事案件的各种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更要有效地化解睢宁在突破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布局规划、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为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服务辖区百姓,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