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江京口法院以开展审判效能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三项重点工作为中心,在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办案效果,强化六个到位,力促办案效果大提升,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思想认识到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推进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群众是否认可、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审判工作好坏的标尺;进一步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在全院贯彻首选调解、调解优先、调解事了审判理念,全面提高全院审判人员的调解意识、案结事了意识,想一切办法、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调解目标到位。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该院在立案阶段开创新思路,由诉调对接办公室成立专门的析案小组,对受理的案件逐一进行分类梳理、理清思路,根据每一案件的特点,抓住矛盾焦点,找准切入点和调解点,采用不同的调解手段,认真把脉号诊,对症下药,力促真正意义上的案结事了。对一时调解不成,解决不了问题的案件,做好风险分析评估,为进入诉讼环节当好二传手,传好接力棒

 

程序规范到位。诉讼调解在法院审判工作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调解原则和程序掌握不好,会严重影响调解的社会效果,甚至会激化当事人的矛盾。在调解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自愿合法的调解原则,本着自愿合法原则不动摇,规范调解程序不马虎,多个措施并举,多种方法兼用,加大义务人违约履行的成本和代价,提高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在调解中拉近群众的距离,在调解中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在调解中传递司法的公平正义。     

 

调解方法到位。在总结以往调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该院注重创新,在行为举止上,要求谦和大度、彬彬有礼;在疏导力度上,要求刚柔并济,心里干预到位;在调解节奏上,要缓急有度、巧抓时机;在调解心态上,要公平公正、冷静耐心、一心为民。在运用举止、力度、节奏、心态四结合调解法,摸清当事人心理底线,赢得当事人的信任。用法官的亲和力去影响当事人,用法官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当事人,用法官的真诚去感化当事人,用法官的专业智慧去说服当事人,使调解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方力量结合到位。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调解工作格局,开展诉调对接办公室调解、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以及延伸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将大量简易案件以及争议不大的案件在立案前通过调解方式结案;选择部分案件,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涉及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的案件,邀请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人民团体派员参与调解;涉及农村、社区居民的案件,邀请镇、村()委会调解主任、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调解,从而达到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化解解压阀的作用。

 

案后回访到位。该院实行回访制度,要求每一位法官在调解工作结束后,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回访案件当事人,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对案件处理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履行法律文书的情况,发现不稳定的因素,抢抓第一时间,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定工作方案,跟踪上门做好思想和善后工作,进一步督促履行。做到心里疙瘩不解开不放手,矛盾没彻底化解不放手,事情未了不放手,全力提升办案工作成效,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