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法院:90名留守儿童有“党员妈妈”
作者:朱先明 发布时间:2010-07-30 浏览次数:266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连云港东部城区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随之而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城市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的情况。笔者近日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95名党员与社区90名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常年结成帮扶对子,成为孩子生活里的“党员妈妈”,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问题。
遇到困难“妈妈”帮
今年12岁的晓晨,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放暑假之后,他特别想念外地的父母,整日里情绪低落。在前天的家访中,晓晨的“党员妈妈” ——少年庭庭长王林烟得知了晓晨的状况后,当场用手机拨通了晓晨父母的电话,让晓晨与远在昆山打工的父母通上电话,很快化解了晓晨的负面情绪。
据介绍,与晓晨类似,连云港东部城区90名特困家庭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都得到了结对“党员妈妈”的关心和全方位的帮扶。今年12岁的小荣,父亲常年在新浦打工,母亲患有严重的下肢残疾,无法照顾小荣的日常生活,家庭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从上学伊始,连云法院便承担了小荣的全部学费以及学习用品,逢年过节慰问品不断,每周还有“党员妈妈”上门了解他的近况,随时掌握他的生活和学习动态。在众多“党员妈妈”的关心下,小荣不负众望,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让“党员妈妈”们深感欣慰。
结对帮扶有保障
据了解,随着在外打工,并有部分人常年不回家,他们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便显得日益突出。
为实施爱心帮扶,连云法院对外出务工人员特困家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并对所有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建立了台账和动态信息库,及时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等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该院发动党员,开展“争做代理妈妈”和“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关爱行动,以“一对一”、“二对一”帮扶的形式,做特困家庭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教育、生活和社会保护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并负责留守学生的德育和健康教育。
笔者了解到,不少“党员妈妈”甚至把家里的电话办成了“亲情热线”,让留守孩子及时向在外打工的父母汇报学习和生活近况。外出务工的家长房同友谈到连云法院的“党员妈妈”时动情地说:“多亏这些贴心人为我们操心,我们在外打工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