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江苏省杰出政法干警孙翠燕到其担任片区法官的雅周镇某村参与一起赡养纠纷的调解,在村干部、两被告的伯父、娘舅的共同参与下,成功地将该纠纷化解在诉前。

 

徐某、刘某夫妻均年近七十,共生育有三子女,其中一子早年病逝,如今尚有两女。长女出嫁邻村,次女招婿在家。徐某夫妇与两女因赡养问题产生纠纷,曾经镇、村两级基层群众组织组织调解并达成赡养协议。但之后几方均未严格履行协议,徐某患上肺癌,花费医疗费18000多元无着,村、镇组织再次调处未果。

 

原告诉至法院后,法庭依赡养纠纷的惯例,预备巡回审判进村,并决定对该纠纷先行诉前调解。调解现场,干瘦的徐某半躺在三轮车上不时唉声叹气说上一句,瘦小的刘某见人就诉说着自己生活的不易、次女的忤逆,义愤的长女诉说着自己对父母的照顾和妹妹的不孝,身为村干部的次女流泪哭诉着自己早年把赚的钱都给了父母换来如今父母见人就辱骂她,小孩上高中的她生活的不易,一时调解陷入混乱。

 

孙法官首先发话每个人心中都觉得委屈,今天来调解就是要让大家都能将心中的话说出来,把关系理顺了,把事情说开了,以后大家好相处。现在一个个的说,把事实都说出来。这样,调解程序开始。经过几方的叙述,孙法官发现两女都说愿意尽赡养义务,争议在于协议至今已经发生的医疗费。次女认为长女并没有依以前的协议通知她一起去给老人治疗,而且她觉得那些医疗费是老人自己所出,所以她不应承担。这时,孙法官先见缝插针,先将老人以后的口粮、生活费、医疗费等两女同意负担的问题征询现场经验丰富的亲属意见并提出方案,得到双方的认同。但长女拿出医疗费发票,次女坚决不肯出这笔钱。眼见调解陷入僵局。

 

这时,孙法官说,你们间的是是非非旁人眼中都自有公论,我们请两女的伯父、娘舅说说。一旁的伯父反映说确实是长女对生病的父亲照料多些,指出次女无论是否有经济困难,但至少对父母的照料不应该少。娘舅也随即发言,表示对次女处境的理解,并严厉的询问长女,医疗费中究竟她出了多少。在娘舅的注视下,长女说出医疗费中自己出了一万元,余款是老人自己的。对此,次女还是流泪陈述自家确实经济有困难。村支书当即说,无论是做干部或是群众,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次女作为村干部,所作所为确实不应该,当然徐某夫妇作为父母,也应该爱护自己的儿女,从儿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提要求,不应该随意辱骂儿女。

 

在大家都陷入思考的时候,孙法官当即说,考虑到实际情况,如果订立协议让次女短期给付,却能预见到其会因实际困难而不得不违背约定,那样的协议也没有用。我们请大家从实际情况出发,一起确定一个合理的给付期限。最后,在伯父的建议下,双方都同意由次女负担已发生的医疗费4000元,在收稻时及年底各半给付。双方都表示这样的处理合情合理,自己定会遵守。

 

原告徐某看到自己的口粮、零花、医疗费都有了着落连声感谢。而娘舅说,家里这笔糊涂账,不知多少人算了多少遍,总是算不清,如今孙法官给算清了,真是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