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原因,不少老新村的停车位十分紧张,一些没有固定车位的车主为图省事就将车辆停放在了邻家的车库门前,一般情况下,车库主人发现后也就是提醒一下,车主呢往往也是自知理亏,打个招呼换个泊位,这事情啊客客气气也就解决了。但是,少数车库主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采取过激的举动,结果呢反而是有理的变没理的,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日前,沧浪法院就顺利调解了这样一起案件,双方当事人在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握手言和。

 

女士的诉状描述了她所经历的惊魂一幕:一天夜晚,家住苏州市桐泾路某小区的她突然听到楼下车辆发出的尖利报警声,女士下意识地透过窗户朝下一看,这一看不打紧,倒是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发出报警声的正是自己的爱车,一名男子对车是又砸又踢。女士又气又急,赶紧叫上丈夫冲下楼来,而周围的邻居们听到这么大的动静,也纷纷赶来,现场的人是越集越多。女士和丈夫冲上前去,大声质问男子为何踢车?对方并不答话,反而从地上抄起一块板砖,周围劝解的邻居们一看不对,赶紧将男子抱住夺下板砖。对方显然不甘心就此罢休,挣脱后又冲到女士的丈夫面前,双方推搡起来,推搡过程中又将女士丈夫的一件名牌毛衣撕破。眼见事态欲发严重,女士赶紧拨打110报警,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将双方劝解开来,经询问,女士这才知道对方是住在楼下的邻居边先生,问及何故踢车?先生理直气壮地讲是因为女士的小车堵住了他家的车库门影响其出行。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说,先生火气渐消,承认了采取过激行为是错误的,但谈及赔偿损失问题时,双方却未能达成一致。

 

纠纷起诉到法院以后,法院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本着修复邻里关系的原则,做了大量细致的调解工作,从情理法的角度对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女士事先没有与先生进行沟通就将车辆停在了先生的车库门前,客观上影响了邻居的出行;而先生在发现情况后,没有通过正当途径解决,而是采取了过激的行为造成了李女士及丈夫的财物损害,理应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听完分析后当即表示愿意调解解决纠纷。经过法官细致入微的调解,先生赔偿了女士家的车辆及衣物损失,双方握手言和。

 

承办法官表示:常言道,金乡邻,银亲眷,邻里好,赛珍宝。然而,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中邻里之间往往却不相识、不和谐、不互助,而这也是导致相邻关系纠纷日益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本案为例,双方如果多一些沟通,事情本不至于此,先生的举动明显过激了。如果毁坏财物的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那就不仅是民事赔偿的问题了,而是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了。所以邻里之间应多联系、多沟通,即使遇到纠纷也应理性对待、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共同营造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团结友善、亲情互爱的文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