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坚持能动司法,自觉地将法院工作纳入体制国情、社会民生、发展大局之中统筹谋划,探索新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对影响一方稳定的,采取主动服务的态度。通过深入调研,出台一系列开拓性、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司法应对体系。一是建立风险预警评估机制。从短期内的诉讼频率中、与当事人的沟通中、维稳信息的交流中,挖掘出案件背后潜在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现象,对审判的动向、后果进行预评估,增强司法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把握主动权。二是应对措施的研判工作。提出两个衡平、两个慎用的思路,目的是要保护好经济的增长点,维持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经营生存。三是管控机制的落实。对涉及面广、有维稳隐患的案件,将审执的每一环节、每一进程,列入集中管控。

  牵涉利益调整的,采取积极联动的做法。紧紧依靠党政,围绕工作大局,坚持群众路线,整合各种解纷资源,利用诉讼外资源,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体系化治理。一是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力量。法院动员了多部门的合力,实现执行案件信息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共享,执行积案清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二是运用好人民陪审员力量。选任了21名年富力强的人民陪审员,其中7名来自基层妇联和工会组织,大专以上学历16名,联合调解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利用诉讼外资源,积极与行业协会、专业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合作,形成化解纠纷的合力。建立起委托调解、特邀调解、诉内帮调为主要内容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促进当事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妥协,并依托各巡回审判站,由法官和特约调解员面向基层,定点定时,为群众调处纠纷。

  对涉及和谐司法的,采取强化推动的做法。一是创新诉讼调解工作机制。构建了集即保、即调、即判于一体的大立案工作新机制,实行快速保全、快速调解、快速裁判的多轨合并运作。二是加强涉诉信访工作。制定完善信访案件的接待、分流、处理工作机制,落实诉访分离制度。建立分管领导制、信访联络员制、庭长轮值接访制、重大信访事项院长预约接待制、重点涉诉信访案件“一案一册”制。坚持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释明、判后答疑、息诉教育、司法救助等方法,依法妥善处理涉诉信访案件。三是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注意发挥个案审判对价值取向的指引作用,在更深层面上重视审判的社会效果,追求审判与社会伦理的契合,通过审判,弘扬法制,弘扬道德,推动法律条文中蕴含的法制精神,活化为公民的行为操守。扩大审判的社会效果,使个案的裁判结果扩展为广泛性的教育成果。同时组织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在媒体上刊登案例、点评、法律延伸解读等。能动司法的社会认知度得到提升,提高了法律取向被社会公众接纳和执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