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宜兴法院发出的一封督促履行通知书随着宜兴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前往日本招商引资之际,送达到日本某株式会社负责人手中。一个月后,宜兴精密公司主动与法院联系协商,使得17件久拖不结、总标的达150余万元涉民生执行案件圆满执结。

 

原来,这家精密公司是日本株式会社在宜兴投资创办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位于宜兴经济开发区,拥有厂房、土地及设备等固定资产数千万元,实力相当雄厚。然而2009年,公司由于日方法定代表人死亡而停产歇业,一系列涉及该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伤待遇、追索劳动报酬、工资争议、经济补偿金纠纷等案件也随之诉至法院。至2010年,共有17起各类案件陆续进入法院执行程序。

 

根据法院调查,精密公司停产前资产远远超出负债,履行各类案件的赔偿义务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苦于日本方面无人在本地,一旦法院就案处理该公司的资产,很可能损害到外商知情权等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对宜兴的整个投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一边是焦急的执行申请人,一边是远在异国的外商投资人,这样的案件该如何执行下去?看着堆积在案头的执行卷宗,执行法官也犯了难。此后,法官多次前往开发区管委会进行沟通协调,同时向前来询问执行进展的当事人阐明对被执行人财产为何不能处理的相关法律关系,安抚当事人情绪。当听说宜兴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将前往日本招商引资时,法官们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向领导汇报,由法院发函给开发区管委会,请其务必配合法院将督促履行通知书送达给日本的株式会社通知他们派员来宜兴处理案件相关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执行法官的执着换来了日方的诚意。近日,精密公司的日方代理人来到法院,当场支付了150余万元执行款,这场跨越重洋的执行行动圆满落幕。“人民群众的满意就是自己工作的最大成就”,看到当事人领取执行款时那一张张写满激动和满意的笑脸,执行法官露出了舒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