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通过发挥诉讼服务中心职能,及时调处了一起群体性涉农纠纷,通过耐心细致地诉前调解工作,该纠纷得以成功化解,得到当事人双方的交口称赞。

  2009年初,安徽农民李某、常某等4户人家共10几口人来苏谋生,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一直未能找到合适工作,生活逐渐陷入困境。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某发现园区湖东有一块约70亩的空地,虽然杂草丛多,但土地肥沃,空地旁还有河渠。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李某误以为是无人管理的荒地,就产生了复耕荒地、种粮谋生的念头。于是李某和常某等4户人家共同商量,一齐凑钱买了种子,对该地块进行整理、耕种。大半年时间过去了,看着地上冒出绿油油的麦苗,4个汉子开始憧憬收获的喜悦。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今年2月底,4家人从安徽老家过完春节返苏后,突然发现麦田里来了不速之客,几辆推土机已将大半麦田夷为平地。还有三个月即将迎来收成的4户农民看见此景,犹如晴天霹雳。经询问才知道该块地已经被某房地产公司拍得,建设工程将马上动工建设。

  李某等4户农民立即找房地产公司交涉,要求停止对剩余30亩小麦进行破坏,并赔偿已损坏的40亩小麦的损失。但房地产公司认为自己是该地块的合法权利人,4户农民无权在该地块种植小麦,公司铲掉地块上的小麦是正常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存在侵权赔偿问题。

  虽然自知理亏,但不忍心看到一年的心血就此付之东流,4户农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园区法院进行起诉。园区法院了解了相关事实后,向李某4人耐心地作了法律释明,让4人了解到其诉求缺乏法律依据。但鉴于即将成熟的麦子悉数被铲非常可惜,又关乎10余口人的生存,且双方矛盾极易激化,法院法官立即派出工作人员找到了房产公司进行协调,尝试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尽量挽回李某等人的损失。经过调解协商,房地产公司也充分理解李某等4人的难处,承诺利用设计变更的契机,调整施工计划,允许4户农民在6月4日前将剩余30亩小麦收割完毕。至此,一起濒临激化的涉农群体性纠纷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