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抚养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义务。可是,在该离婚纠纷案中,孩子的抚育费是依靠执行法官历时812次强制执行来的。父亲有经济能力却偏偏不给亲生骨肉抚育费。其道德何在?被执行人跟执行法官玩起“躲猫猫”的游戏。法律威严又何在?以期本文引起社会各界的深思与共鸣!

“姜院长,我跟您说心里话,这么多年来要不是你们法院执行庭法官的无私帮助,我和孩子真的是没法活了!”20091013 董怡怀揣“锦旗”专程从浙江安吉偏远山村赶到苏州市金阊区法院。

20019月董怡诉杨大伟离婚纠纷案,经金阊法院审理,作出调解,约定:儿子杨杰跟随母亲董怡生活,父亲杨大伟自20019月起负担抚育费,直至杨杰18周岁止。离婚后,董怡带着儿子回浙江安吉老家,母子俩相依为命,一贫如洗。杨大伟继续在苏州工作,手头较为宽裕。然而,在20019月至20099月长达8年期间,杨大伟却经常东躲西藏,故意逃避支付抚育费,导致儿子杨杰的生活一度处于无保障状态。

200111月,董怡在万般无奈下第一次向金阊法院申请对杨大伟强制执行。收到董怡的强制执行申请后,执行法官当日就传唤杨大伟,对之苦口婆心并说服其第二天到法院缴纳抚育费。第二天,执行法官左顾右盼都不见其人,不仅手机打不通、门铃无人应,银行存款也一毛不剩。面对此情此景,执行法官凭借多年执行经验早已心领神会,立即布置全庭干警24小时“蹲点”方案,几经周折,终于在其住处“逮个正着”,对之司法拘留15天,加强惩戒教育,才得以执行。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在执行法官面前一本正经地承诺要好好抚养孩子的杨大伟却经常失言,又是一连几个月不给孩子抚育费。董怡不得不再次向金阊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又一次费尽周折找到杨大伟并传唤到法院对之进行严厉警示教育,其诚恳承认错误并当场缴纳抚育费,满口答应以后再也不让执行法官们费心了。“每次对之强制执行并强化思想教育后,他总是满口答应以后按时支付抚育费,可是他双脚一跨出法院大门就一连几个月不支付抚育费,非得执行法官再次执行。这样的过程不断反复。”执行庭长孙华说。

20099月,金阊法院第十二次收到董怡对杨大伟的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法官已经习惯杨大伟手机传盲音,住处无人影,账户无一银的状况,也适应其“躲猫猫”的一贯“作风”,还摸索出其“躲猫猫”的特点,因此总能把他“捉住”。要问次次都能“捉”到杨大伟的“秘诀”,金阊执行法官庄严地说:“秘诀就是邪不胜正!”或许在以后的日子里“躲猫猫”游戏还得继续,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执行法官们心中无“烦”字,哪怕执行无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