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廉政六账” 恪守“五个严禁”
作者:周云飞 发布时间:2009-09-21 浏览次数:1438
廉与贪有时候似乎只是一念之差,而导致的结果则是天壤之别,对此不作细加分析,似乎真有点让人的感情和理智都接受不了。但从因果关系来说,一个人如果平时不细心算好廉政之账,那么出现腐败也是有其必然的因素。俗语说得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都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都要防微杜渐,时刻警示自己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必须坚持,哪些必须反对,真正算好“廉政六帐”。
一是要算好政治帐。一个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长期培养,也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都是付出了许多心血,才走到今天这个岗位上,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也有许多人在羡慕我们的职业。但是当你一旦犯了错误,多年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就势必会毁了自己的前程,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最后落个身败名裂,于公是党和人民培养干部资源的浪费,于私是自己光辉前途和宝贵尊严甚至是生命的丧失。为此,我们一定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二是要算好经济帐。凭工资可能没有违纪违法来钱快,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血汗钱毕竟心里不踏实。天理也昭示我们“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如果因违纪违法出了事,一切非法收入就会全部没收上交。有的人为了掩盖违法乱纪的事,家里有钱也不敢大方花,使其使用价值大大打了折扣。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收入也许无法与大款富翁比,但是与群众比、与下岗职工比,大家就会知道自己的收入是很不错的,是完全可以满足自己和家人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更何况政府还不断增加工资,老了也有保障,这一切社会上有许多人都是很羡慕的。我们现在估算一下自己一生的工资福利收入,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如果违纪违法出了事,这笔收入将是水中之月,最终只落得鸡飞蛋打,人财两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告诫他的文武百官:“老老实实做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然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这对我们大家来讲,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的。三是要算好家庭帐。古人讲究“天伦之乐”,现代人也讲究“平安是福”、“幸福的家庭是温馨的避风港”。幸福美满的家庭人皆想有,尤其是单位条件好的家庭更是让人羡慕,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受人高看和尊重,其乐融融。但是,一旦出了违法违纪问题,不仅无法孝敬父母、照顾妻儿,还会使父母妻儿人前抬不起头,人后暗自落泪,特别是对孩子的幸福成长非常不利,使得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自己的不自重而遭受灾难。四是要算好自由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反腐专家曾经说:“在现实生活中,死刑的惩治效应并不见得大于自由刑。有些时候,贪官对失去人身自由的恐惶,并不亚于对失去生命的恐怕”。这些充分说明了自由的重要性。为此,我们要经常想一想失去自由的滋味,是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是要把自己锒铛入狱,失去自由。试想,如果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你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用?为此大家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本本分分过好日子,把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敬业、丰富和充实,听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与评价,看到妻子和孩子的笑脸,即使苦点、累点心里也高兴,因为这是在自由环境的工作和生活,充分享受着自由的权力。五是要算好名誉帐。一分一厘,我之名节,人生在世,名节最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是多少年的古训。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人的一生一世,给他人和后人留下美名或骂名?值得我们认真深思熟虑。拼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赢得的尊重和荣誉,如不懂得珍惜,自毁其名声,自变其节,实在不值得。六是算好健康帐。作为法院工作人员,更应该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心胸坦荡,在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快乐,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旦违犯了党纪、政纪、国法,触碰了“高压线”,时时担心被别人检举揭发,担心被组织上发现,担心被查处法办,心理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使一时未被发现或处理,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再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纸里总包不住火。一旦东窗事发,失去了自由,更何谈身体健康。
算好政治帐,把握方向,珍惜前程;算好经济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算好家庭帐,为家庭的幸福着想;算好自由帐,天下都可往;算好名誉帐,留得清名,不背骂名;算好健康帐,清正廉洁身心安泰。
我们作为法官算好了廉政六账,明白了是非得失,落实到我们当前具体司法工作中,就是要表现为恪守“五个严禁”的规定。“五个严禁”的规定,初看起来涉及的似乎都是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吃饭、应酬、交际等,但最高法院现在将之规定为高压线,一旦有违反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从调离岗位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在今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再也不能把轻微违规以及自身形成的不良习惯视为小节,自认为不会“出大格”,而不以为然,常打“擦边球”。古今中外,所有的为官者,不论是谁,在这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廉政账,如果都算不清楚,反而做了“腐败”这笔买卖,那么必将在人生的账簿上留下的是坏账、呆账,整个人生也就成为一本扶不起的烂账,最后肯定是赔得血本无归。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细微之处、时刻警示自己算好廉政之账,免得小账不算成大账,将来他人为你拉清单算大账,也就后悔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