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委积极支持法院争创一流
作者:王洪 徐明成 发布时间:2009-08-14 浏览次数:621
本网淮安讯:近年来,中共淮安市淮阴区委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法院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法院工作汇报,帮助解决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提高全体法官政治、经济待遇,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法院全体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全体干警争先创优、勇争一流的工作热情,法院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和区委对法院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
积极鼓励法院争先创优。区委刘学军书记十分关注法院工作,2008年3月到任之初即带领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领导到法院调研,针对法院面临的困难及时研究对策,鼓励法院瞄准全国先进目标,跳出淮安争先进,全力打造淮阴法院优秀品牌。两年来,该院以争先创优为推动力,整体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先后有66名个人和24个集体受到省、市、区表彰,其中,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江苏省文明行业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殊荣。
积极帮助法院解决“执行难”。区委政法委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目标考核,并建立健全基层协助执行网络机制,聘任执行联络员,定期召开协助执行网络人员会议,初步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配合的执行工作格局。在清理执行积案过程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清积案领导小组组长,并亲自协调解决4起复杂疑难案件,有力地促进了清积案工作,62件国标案件执结48件,250件省标案件全部结案。
积极支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区委明确要求,区委和党政机关领导严禁为案件说情打招呼,严禁任何人插手干预法院审判工作。区纪委出台规定,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干预、干扰法院办案的查处力度,一经查实,一律从严处理。
调优配强领导班子。2007年底,选任了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法院院长,组成新的领导班子;今年7月份,根据法院工作需要,区委提拔任用了3名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同志充实领导班子,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法院领导班子结构。
精心选拔新生力量。区委根据法院近年来案件数量大幅度增加、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实际,决定在公务员招录中,对法院优先考虑。2004年以来,该院共招录47名法律本科大学生,其中2名硕士研究生,仅今年就招录了13名,为法院增添了“新鲜血液”。对缺额的5名事业编制人员年底前将通过招考、选调的方式解决。
从优考虑法官待遇。逐步解决干警职级问题,区委常委会明确,两年内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的比例将干警职级解决到位,人民法庭为副科职单位,今年7月份已明确8名干警为科级干部;逐步提高干警待遇,足额发放干警特殊岗位津贴;支持法院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缓解干警工作压力。
经费满足办案需要。区委召开常委会议并以纪要形式明确,法院人头经费、专项经费等做到“三个保证”:保证达到省市要求标准,保证不低于周边县(区)标准,保证满足现实工作需要。目前,该院的人头经费已达3.2万元,人民陪审员的办案补助、执行专项救助基金等均纳入区财政预算另行拨付,有力地保障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面化解基建债务。在区委的高度重视下,该院的审判办公综合大楼已于2006年投入使用,四个人民法庭建筑面积均达省高院要求标准,改变了办公办案条件落后的状况。对审判综合楼尾欠款问题,区财政将法院2009年和2010年所有收入予以全额返还,用于偿还基建债务,并在实行“阳光工资”后仍将继续保留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