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江苏省睢宁法院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将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完善便民设施,提高立、审、执工作效率,实行首问责任制,热心服务群众诉讼、来访,并设有预约、投诉值班电话……这一切资金、人力、精力的投入都是为了老百姓诉讼方便、快捷。以前老百姓反映法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一个电话、一个帖子就解决了,法官还在判决书后附有详细解释、说明,老百姓一个劲儿说“真是服务到家了!”

该院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对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等窗口单位进行改造、装修,并增设了诉前调解室,实行“一站式”柜台服务,在立案大厅配备了自动饮水机、休息座椅、书写台、纸张、笔墨、眼镜、茶杯等便民设施。悬挂了民事、经济、行政、执行、案件投诉的流程图以及当事人须知,电子大屏幕对诉讼费交纳办法等情况滚动显示,方便了群众诉讼。该院实行案件办公无纸化的三年来,运用局域网及法院业务管理系统,实行电脑网上分案、案件管理自动化、流程化,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增强了审判工作透明度,每年节约办案成本近三万元,辐射效应更为法官处理其他事务、提升自身审判执行水平、将精力投入到为民谋福利上来提供了必要条件。

群众的事无小事。为了避免部分干警“踢皮球”,该院规定每位干警都有接待群众的义务,只要群众有一问,就要有一答,对不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要妥善转交有关人员,不允许推诿、拖延。要求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接待群众要诚心,倾听案件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热心,处理案件要细心。同时,在西祠胡同睢宁论坛设立网络发言人,对群众反映法院工作不足的问题及时进行答复、督办,该举措间接达到了上访数逐渐减少的效果,以前“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现在一个贴子就解决了,老百姓能不乐么!

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罗马格言“公正的判决就是有一半的当事人不满意”,被人民法官的实践击打的粉碎。针对我国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程度较低,诉讼能力差的实际,该院法官不仅对法律进行释明,还对不懂诉讼的群众进行诉讼引导,一方面详细告知举证规则、举证期限、举证责任以及在每一个诉讼程序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满足群众找法官、递诉讼材料、反映情况等要求。进入立案程序,从递交诉讼材料、登记、审查、审批、通知、受理到收费实行“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制度,实现快审查、快立案、快移送,努力做到“三不让”,即不让当事人多等一分钟,不让当事人多跑一趟路,不让当事人多花一分钱。为解决部分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不理解的问题,该院法官注重进行判后答疑,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的说服、解释,做到情、理、法交融。通过释明法理,就裁判依据、法律运用作出解释,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知情权,做到“胜败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