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法院四项强院措施推进法院工作协调稳步发展
作者:陈思寒 发布时间:2009-07-02 浏览次数:684
本网镇江讯:近年来,丹阳法院在推进法院工作的整体发展中,坚持“制度强院、实力强院、素质强院、形象强院”的工作思路,法院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实现了从基层大院向基层强院的转变,丹阳市委对法院工作高度评价,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法治丹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创建金融安全区先进集体”,2008年又被评为“服务软环境建设先进集体”。该院2006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院,2007年有2个部门被省高院确定为“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2008年被省高院记集体二等功,同时确定为“信息化促进司法规范化示范点”,2009年又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一等功,法院工作走上了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道路。
一是坚持制度强院。制度建设以规范为基础,以竞争为导向,按照量化、公平、严密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为龙头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行政管理的制度体系,使每一项工作指标都充分细化、量化,分值化,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名干警、每项工作都有目标、有要求、有标准,有考核、有奖惩,处处有据可依,处处有章可循,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制度规范体系,杜绝了以言治院,随意性大,行为标准尺度不一的弊端,坚持以积分的多少衡量工作水平的高低,以积分的多少奖优罚劣,真正体现以实绩论英雄、论表现评功过,发挥制度的教育、督促、激励、保障的作用。近年来,全院干警自觉地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了禁止性的不去违反,倡导性的积极努力,激励性的努力争取,执行制度的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2006年以来,市法院有13人次和8个部门受到省级荣誉表彰,25人次和14个部门受到镇江市级表彰,82人次和16个部门受到丹阳市委市政府表彰。
二是坚持实力强院。一是着力增强班子的号召力。出台政策和修订制度都广泛听取干警的意见,全面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在领导班子内部,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循各项议事规则,提高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提高素质,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廉洁自律,以自身行为规范做好表率作用。二是着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建立和完善民主参与、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组织考察、群众评议、定量考核的选任机制,创造选贤任能、唯贤是举的用人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塑造先进典型,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近三年来,通过民主推荐、竞争上岗、业绩考核等方式,提拔任用了14名中层干部和4名院领导。三是着力增强队伍的战斗力。积极鼓励每个部门、每个同志争先创优,通过有效制度激励,大力培养先进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先进。四是着力增强财力的支撑力。以优质高效的工作赢得市委、政府、人大、上级法院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合力配置司法资源,厉行节约,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资源的闲置和空耗,提高司法资源的配置效益,努力降低司法成本。
三是坚持素质强院。一是稳步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方面,综合考量全院编制情况及在职干警年龄结构层次,着眼可持续发展,坚持每年引进,形成人才梯队,防止出现断层现象。近三年来,通过公务员招考,已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人,充实了人才结构。二是大力培养人才。不断完善岗位业务培训的模式、机制、内容、方法,把重点放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审判技能上,建立培训、考核、任用“三位一体”的干部培训制度,利用法官业绩档案对法官法律水平、工作业绩、审判作风以及职业道德的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促使法官增强责任心,不断提高案件审理水平。鼓励干警进行学习深造,组织参加在职硕士学习,目前全院88名法官中已经有25名已经取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比例达到28.4%。三是不断激励人才。在激励人才方面,一方面积极与市委组织部门联系,做好干警职级的晋升工作。近三年来,一次性为16名干警解决了职级待遇问题。另一方面鼓励争先创优,严格按照制度管理规定评先创优,落实各项奖励规定,有效激励队伍。
四是坚持形象强院。着力塑造人民法院公正、高效、清廉、文明、奋进的形象。一是精雕细刻办案树形象。审慎妥善地审理和执行好每一起案件,竭尽全力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二是强化宣传树形象。通过公开审判、以案说法、公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宣传先进工作经验、先进人物和工作成果,赢得全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每年在当地报纸、电台、电视台上的宣传稿件达到300篇以上。三是队伍建设树形象。每年开展专题廉政教育,狠抓廉政教育。加强法官行为监督,通过邀请执法执纪监督员、邀请律师和当事人对法官开展测评等形式,着力完善并落实“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重视人民来信来访的调查核实,对反映法官违纪情况一查到底,坚决做到公正办案、文明办案、廉洁办案,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近年来接到投诉干警作风信件逐年下降。四是代表联络树形象。每年开展人大代表结队联络制度,坚持“人大代表视察日”活动,每年走访人大代表超过30人次,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80余次。2006年以来,先后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执行工作专题汇报、民商事审判工作专题汇报、人民法庭建设专项汇报,法院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