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胡杨
作者:徐必宝 发布时间:2009-02-09 浏览次数:1488
老胡退休了。
那光亮的秃顶上无奈的表现出他的个性和秉性。扛了十年的枪,从了六年的警,干了二十七年的法官,如今他退休了。然而,他的朋友却出奇的少。他发誓退休后决不再论死理。
没想到退休第二天就碰上了令他难堪的事。“倔老头,早该下去了,没有良心的东西。”一个对老胡有救命之恩的老邻居议论着。可这一议论又偏偏被老胡听到了,他不仅不感到难受,倒觉得痛快。
“也该让人家出出气了,我十岁那年掉到水里,要不是这老邻居舍命救了我,哪还有我老胡今天那!可人家千载难逢,在我手里打了一场官司,还判人家输了,他能想得通吗?”
更令老胡始料不及的事还在后头。
老胡在家里是有名的甩手掌柜,除了出差就是开庭、整理卷宗,家里的事他一点都不帮趁点。他三岁时妈妈就去世了,是他爸爸又当爸又当妈一手把他拉扯成人,可他老爸病危时他在东北出差,临死也没能见上儿子一面。就为这内人和乡亲们没少骂他。如今他退休了,自感欠家里人的太多,只有多做点家务活来补偿补偿。
这不,他一大早就提着个菜篮子上街买菜。他环绕菜场转了一圈,拣了一个陌生人的摊位打住。他看着鲜活的鱼问货打价,卖主一抬头,人家可认识他:“噢,这不是大法官嘛,你也吃鱼啊?今儿天价不卖!”
老胡这就纳闷了,我什么时候惹着他啦?他迅速的回忆着。
“噢……”他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他是我外甥的一个朋友。四年前外甥就是领着他,提着鱼,来到我家帮忙打官司的事,可老胡不吃这一套,不仅批评了外甥,最后硬是让他把鱼带回去。外甥面子挂不住,小伙子也十分的难为情,显得很尴尬,一气之下干脆把鱼甩在了门口,末了还丢下一句:“不吃给狗吃”,抬腿就走。打那以后外甥再没登过门。
老胡在思索中还没缓过神来,旁边的一个卖山货的李大爷帮腔了:“对不卖给他,忤逆东西,当了芝麻大点儿官就不知姓什么了。”
“李大爷,鱼我可以不买,说我不孝顺我也认了,可我当的哪是什么官么?最多算是一个裁判员”老胡忍不住还是答腔了。
“什么什么,你说啥?稀罕,法官不是官那谁还是官?”李大爷反问道。
“我干的那点事跟您卖山货是一个样,您称的是货,论的是什么货什么价,讲的是几斤几两,几角几分;我称的是是非曲直,论的是善恶罪过,讲的是惩恶扬善,平息纷争;您要的是公平交易、诚实信用;我要的是公正裁判、执法如山。正因为如此,我压根就不是什么官。”老胡说完后又觉得特别的后悔,他又违背了自己退休时的誓言,又在论死理了。
他无奈的提着一只空菜篮子,边走边思考着一连串的问题。做法官难、做一个好法官更难。在职的时候,要守得住寂寞,人家要和我交朋友,而我?不是拉直面孔就是躲着人家,老战友、老同学、老同事、邻居亲戚不理解;执法的时候,有人说我爱论死理,有人说我不讲社会效果,还有人干脆说我是“法匠”。如今我退下来了,我想和人家交朋友,可人家却又躲着我。
不知不觉中老胡又走进了他熟悉的法庭。凝视着庄严的国徽,一股神圣感尤然而生:“我有什么错?!法官必须与法律一致,忠于法律就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法官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论这个死理。” 老胡走出法庭,轻松了许多,他拿定主意:我要办一个义务法律咨询站,继续自己的司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