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法官的品德正如精品陶瓷,那么宝贵,那么熠熠生辉,但却又需要悉心呵护,一个不经意的磕碰,也许遗憾的就是终生!

  

一个不经意的磕碰,我收藏了多年的精品陶瓷茶壶,就那么碎了……

我愣在那里,好久好久。

仅仅是因为要拂去上面的灰尘,碰到了,但没拿稳,掉到地上,轻轻的一声,就那么碎了。

拿着碎了的壶柄,还有壶嘴,还有那些碎片,那一刻,竟有些无助,我忽然间不知道怎么办!

心爱的东西,怎么就那么脆弱?!如果把眼前的陶瓷看做是我们做人的品德,其中不正有着很多的相似的地方么?进而想到了法官的品德,更是需要象呵护精品陶瓷一样悉心呵呵,才可保持法台上庄严肃穆的公正形象。

四周一片安静,我听得到风吹在脸上的声音,不知怎么的,因为眼前的这些破碎的陶瓷,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看的一本书《忏悔录》,那是落了水的曾经的法官精英们写下的,丝丝凉意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古人云:司法官吏者,百姓之所悬命也。法官手握生杀予夺的裁判权,决定着当事人权利、利益分配。法官不仅要通过审判活动来准确地适用法律,而且要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公众。正如美国著名的法学家梅利曼(John.Merman)所指出的那样:在我们看来,法官是有修养的伟人,甚至具有父亲般的慈严。

陶瓷的生命之源只是土,很普通的土,却又是不平凡的土,在能工巧匠的捏弄下衍生出了陶瓷之花。陶瓷的诞生必要经过烈火的考验,那火其实是烈焰,温度高达一千多度,以豪迈之势在窑间里燃烧。陶瓷的命脉就是在那火里得到延续。一个法官的品德,其宝贵,意义不同寻常,但却一如泥做的陶瓷,经历了日久天长的磨练,终于成就了辉煌,但与生俱来的脆弱,也带来了致命的弱点??越是宝贵的东西,越是脆而易碎。

陶瓷无语,经历了火的考验,每一件陶瓷都会以精巧的构思和各自独特的造型接受着人们的检阅。陶瓷又是那么的脆弱,以至于我们偶尔的失手,就会支离破碎。

默默的陶瓷,只有经历陶瓷人生的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

当一个法官品德不守,必然是一失足,成千古遗恨。

当我们能感悟到陶瓷的土根来源和烈焰之旅,就当珍惜陶瓷。

当我们能感悟到一个法官的言行会怎样去影响到这个社会,就更当珍惜自身品德,仿佛呵护这易碎的陶瓷一般,悉心注意自身的形象。

有此一悟,壶虽碎,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