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常州讯:常州中院审监庭自2005年被确定为省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以来,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切实贯彻落实司法规范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将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工作作为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今年全市两级法院开展的创优司法服务促发展,改进司法作风树形象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全省法院开展的严肃庭审纪律,改进审判作风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利用常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姜洪鲁和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少宝于6月底赴常州监狱调研并指导减刑假释、看望慰问全庭同志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减刑假释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严格工作纪律,确保司法权的纯洁性

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审监庭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教育,强化廉洁意识。每季度集中办案前庭领导专门召开动员会强调工作纪律和作风,明确要求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做到两个“坚决杜绝”:坚决杜绝托人情打招呼现象的出现,坚决杜绝对执行机关的吃拿卡要行为。具体工作中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严把质量关,严防不正之风。要求工作期间统一着装,统一行动,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时间不得私自脱离团队,严格做好请销假制度。针对驻监狱集中办案时间跨度长,工作生活条件不便,尤其是大多数同志无法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困难,党支部深入了解掌握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做实做细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同志,精神上鼓励引导大家,想方设法营造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实实在在地发挥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的要求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庭同志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中从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行为,较好地维护了司法权的纯洁性。全庭从没发生因为家庭孩子而怕苦叫累、消极怠工、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过硬的工作作风获得了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的好评,树立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司法形象。

二、合理组织调配,克服案多人少矛盾,确保司法权的高效性

审监庭现有职业法官9名,法官助理3名。2008年前三季度,全庭共审结各类减刑假释案件3852件,其中减刑案件3699件,假释案件153件,因此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庭领导从全庭工作实际和减刑假释工作任务出发,合理组织调配资源力量。在时间安排上,每季度专门抽出半个月时间,全庭人员驻守监狱集中办理案件的阅卷、合议、提审和听证等工作,文书制作、信息录入、卷宗装订等后续工作则在回来后挤出平时的工作时间来完成。在人员安排上,综合调配人力资源,精心组织团队:庭领导分工负责,庭长亲临办案第一线全面指挥协调,同时确定一名副庭长牵头分管具体事务,一名副庭长专门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和审判纪律,以加强领导;安排专人担任执行机关联络员,负责前期准备和后期收尾等衔接工作;精心组织三个合议庭承担案件的审理任务,辅以一个综合组,负责后勤协调工作。通过积极动员全庭力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科学分解审判任务,该庭在努力克服案多人少的现实矛盾,顺利完成审判任务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办案质量。

三、规范审理程序,提升办案质量,确保司法权的规范性

在积极稳妥引入公示、听证、提审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提审和听证的比例和质量。近年来,全庭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提审、听证率一直维持在15%左右,超过省院10%的要求,尤其是今年的听证率、提审率高达23.16%。不断改进提审、听证方式,注重听证、提审的质量和效果,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案件审理公开性和透明度的案件审理方式,利用提审和听证深入监区、深入中队、直接与罪犯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真正实现由审批审判的转变。同时,进一步规范阅卷笔录和裁判文书的制作。合议庭评议笔录注重反映合议庭成员的不同意见和评议过程,裁判文书强化裁判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透彻说理,增强裁判透明性。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减刑幅度精确到天的新举措,有效克服按季办案的滞后性问题,激励犯罪分子积极改过自新。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服刑罪犯零投诉率,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四、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和谐办案,确保司法权的制约性

集中办案前积极经常与执行机关沟通,畅通联络机制,配合执行机关的工作部署确定安排办案时间;工作中善于与执行机关领导沟通,深入了解案件具体细节以及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及时邀请检察机关参与提审、听证等审判活动,虚心接受检察机关对审判全过程的监督,采取书面集中征求意见和口头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式,征求检察机关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其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积极研究对策予以解决。还主动邀请本院审管办负责人和相关同志参与和指导减刑假释审理工作,共同研究改进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的方式方法,探讨对减刑假释工作实行审判管理的新途径、新渠道。

五、宽严相济,严格审查,凸显审判职能,确保司法权的政治性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出发,对老年犯、未成年人犯、病残犯等不能参加一般劳动和集体劳动的特殊类型罪犯,尤其注重考察其悔罪表现,依法适当从宽处理,全庭还专门现场考察爱滋病犯监区的服刑改造、生活情况,充分彰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增强老弱病残罪犯改过自新的信心。对执行机关提出的不符合条件的减刑假释建议申请坚决予以纠正或撤销,今年以来共有9例减刑假释建议因不符合条件或者存在瑕疵而被纠正或撤销。针对在审理假释案件过程中发现某些担保手续存在瑕疵的问题,坚决要求执行机关予以纠正,并就被假释人员释放后的监督问题向执行机关提出建议,充分体现了法院的审判职权,较好地实现了人民法院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最大限度地转化消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司法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