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集结号-省人大视察无锡法院执行工作侧记
作者:赵正辉 邱必友 发布时间:2008-08-11 浏览次数:705
本网无锡讯:“无锡法院的执行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从无锡中院公布的执行绩效统计数据看出,2006年共受理执行案件20117件,结案18852件,执结标的总额41.23亿元。2007年共受理执行案件18055件,结案18024件,执结标的总额43.07亿元。未结案件数比上年下降49.18%。2005年至今,全市法院共执结执行积案10527件,标的额达10亿元。
三年来,无锡法院在创新中求突破,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使执行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律师说:执行法官的动作真快!
“执行难应当成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我作为律师体会到了执行阻力,同时感受到执行工作有了很大进步,执行法官的动作真快!这里举两个案例。”无锡市人大代表、律师协会会长孙敏率首先在评议过程中发言。
孙敏讲了第一个案例。
“什么是雷厉风行,我用第二个案例来说明。”孙敏告诉大家,这是三前由无锡中院调解结案的一个标的200万元的案件,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债务,申请执行后一直没有能够找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2008年3月,申请执行人四川省资阳市瑞丰医药有限公司发现了执行线索,打电话结执行局,第二天就全部执行到位。
据无锡中院副院长金飚介绍,2006年6月,全市建立健全执行工作联动机制,至今解决了大量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影响社会稳定的执行案件。
据透露,自2007年以来,全市法院在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查询被执行人开户情况共计6372次,依法执结1561件案件;在房管、国土部门查询、冻结被执行人房地产共计2635次,经评估、拍卖处理被执行人财产后,依法执结案件1125件;请求公安部门协助限制被执行人出入境37人次、协助查封被执行人车辆872次,依法执结482件案件。
法学教授说:执行新方法真灵
“建立基层协助执行网络,这又是无锡执行的一项创新,这些执行新方法真灵!”无锡市人大代表、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副院长、
从一份《执行工作动态信息》获悉,全市基层法院从2006年起着手建立基层协助网络,至今全市9家基层法院均已完成构建工作,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协助执行员不仅较好帮助法院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手续,做好送达见证等工作,甚至帮助协调解决一批拆迁迁让、邻里纠纷的案件,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据介绍,宜兴地区的基层协助网络,由各居委主任、村主任参加,并由各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担任领导成员,现网络成员共287名。许多派出所主任利用对当地环境的熟悉和了解,以及工作的便利,帮助法院找到一些故意躲债的被执行人。北塘法院是无锡地区执行拆迁案最多的法院,协助执行员利用自己的威信以及对当事人的了解,积极帮助说服教育工作,有效解决了许多拆迁案中存在的尖锐矛盾。
对于创新执行方法,无锡中院执行局局长周建列举了执行110、限止出境和高消费、执行联席会议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但他重点介绍了财产申报制度的施行情况和效果。
去年,无锡中院建立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至今,被执行人在规定期限内如实申报的7346件,依法执结4902件。被执行人拒不申报财产的2624件,全市法院共对261人采取了拘留措施,对52名被执行人采取了罚款措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依法执结977件。
信访负责人说:涉执信访大幅下降
涉执信访一度成为涉诉信访的重灾区。但是,近年来连续大幅下降。据统计表明,2007年同比下降41%,今年下降幅度更大。
当事人胜诉后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实现,必然会对法院产生不满。同时,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不规范更容易引起对司法公信的怀疑。因此,必须严格规范执行。无锡中院褚红军院长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5月1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定期通报制度(试行)》施行。该制度规定法院应定期向申请执行人通报未结案件执行进展情况,执行案件自案件立案起每30天为一个通报周期。通报方式可为《案件执行情况告知书》、谈话、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并要求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社会影响大的案件、矛盾易激化等案件必须采用谈话方式或以《案件执行情况告知书》进行通报。
无锡中院纪检组长周建南介绍,这项制度的出台,将案件执行进展情况从以往的被动向当事人解释变为主动向其通报,进一步加强了人民法院与申请执行人的联系,加深了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减少执行信访的发生。
“这些年,无锡中院制定了执行规则很多、很全面,使执行规范化、制度化。”无锡市政协委员、金匮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党亲还说,无锡中院执行局人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并有6个硕士研究生。不仅如此,这支执行队伍守规矩,讲原则,办案清廉。
视察活动结束前,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大作了讲评。他认为,法院各项工作取成效很大,尤其是执行工作成效非常大。执行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执行工作上取得了功不可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