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响水法院陈家港法庭在处理一桩民间借贷纠纷时发生一件蹊跷事,当事的被告陈文避不见面,案外人黄华却到法庭表示如果原告小玲可以降低数额他可能替陈文把钱还了,只是拒绝法庭介入,而黄华不能提供任何同陈文关系的证明或者委托手续。黄华为什么要替陈文还款,为了解情况,承办法官赶到了陈文家,陈文的父母陈大爷夫妇在家,老两口也不愿出面,只是一直让法官去找黄华,说他们已经把钱给黄华了,这件官司同陈文及他们家没有关系了。看到他们的抗拒态度,法官意识到夫妻俩应该是传统的怕惹官司心理,对法庭和诉讼不太了解,于是连忙请来当地的特约调解员一同给陈大爷夫妇做工作:“我们来就是了解情况的,法庭是解决矛盾的地方,有什么情况都说出来才有利于解决矛盾,矛盾解决了才是对陈文最好的,你们不要害怕”,经过一番劝导,陈大爷夫妇终于讲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玲是常州人,和陈文在打工时相识相恋,后来两人因为性格不合分手,分手时陈文将小玲的一条金项链弄丢了,当时没钱赔偿就打了一张五千元的欠条,小玲多次索要无果诉至法庭。陈文一直在外打工居无定所,法庭将传票寄到家中,陈大爷夫妇收到传票就有些慌神,老两口一辈子秉持与人无争的原则,更不愿意唯一的儿子惹上官司,同村的黄华得知情况后,自告奋勇帮他们解决问题,黄华宣称:“现在打官司光诉讼费代理费就要花个两三千不说,去法庭对陈文的影响也不好,我有办法,只要给我六千元,不用陈文出面就能把事情解决了”,为了保全儿子,夫妇俩立刻听从黄华的话,把四处筹借来的四千元交给了黄华,并答应在官司了结后打两千元的欠条,于是就有了黄华去法庭的那一幕。

 

法官让陈大爷夫妇放心“纠纷解决了对大家都好,不会对陈文不利的”,并协助陈大爷到黄华家将钱取回。考虑到陈大爷家确实比较困难又正值农忙时节需要用钱,法官同小玲协商欠款是不是可以分期归还,小玲在了解情况后主动表示放弃一千元,第二天,双方到法庭办理了手续。看见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陈大爷激动地对法官说:“太感谢你们了,多谢法官,我们现在放心了,法庭真的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以后我们就信法庭的。”(文中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