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仪征法院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强制关闭了一家非法办学的幼儿园。据调查,当地城乡有非法办学的幼儿园数家。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留守幼儿在家无人看管,而城乡幼儿园的设置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需求。因此,一些不法经营者打着“关心下一代”的旗号,办起了“黑幼儿园”,并且有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对此现象,希望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非法幼儿园的特点和危害

 

1、以非法盈利为目的。开办幼儿园有利可图,经营者一般不以培育幼儿为根本出发点,不管是否符合办学条件,租几间房买点简单玩具雇几个人就敢开办幼儿园,没有长远规划,只想做短期经营,从中“捞一把”、赚一笔。

 

2、师资力量差。非法幼儿园往往聘用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这些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不懂得基本的教学要求和幼儿心理学,大多以“把孩子带好,不出问题”为目标,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有的过早向幼儿灌输小学才学的知识,忽视了幼儿的智力和想象力的开发,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3、办学资金没有保障。有些非法幼儿园经营者抗风险能力低,稍有波动便出现资金链断裂,幼儿园随之解体。入学幼儿由于错过了报名时间,无法及时进入附近正规幼儿园入学,加之非法幼儿园无法退还学费,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

 

4、办学硬件存在安全隐患。非法幼儿园硬件往往达不到标准。表现在:大多数非法幼儿园都是在民用建筑上改造而成,通风、采光都不太理想,房屋设计达不到教学楼的标准;房屋结构达不到标准,有些甚至还存在楼板结构,也没有单独的消防通道,一旦发生地震或遇有火情,学生生命和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厨房没有卫生许可证,没有餐具消毒设施,厨师没有进行相应的体检,无健康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没有配备保安,大多数只有一名老人看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无法有效应对;教学设备单一,缺乏配套的教学和娱乐设备,劣质的玩具、器械容易造成幼儿伤害。

 

5、教学管理混乱。非法幼儿园在管理混乱,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多人合伙时意见不统一,易形成朝令夕改的现象,从而导致园内教师和其他从业人员无所适从。当遇突发事件时,非法幼儿园往往没有应急预案,导致场面混乱,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的普法宣传。在“四五普法”阶段,加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让家长充分认识到非法幼儿园的危害,以达到家长不认可,不将子女送入非法幼儿园的效果。

 

2、创造条件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首先,增加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园的设置,扩大城乡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其次,幼儿园的教师必须是师范毕业生且具有教师资格,保育员、护工亦要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加大对正规幼儿园的财政补贴,使其降低收费标准,让农民工子女上得起学。

 

3、加强对幼儿教育市场的整顿。对非法幼儿园实行 “确认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整治措施,符合办学条件的,群众确实需要和认可的,可让其完善办学手续,转为合法幼儿园;办学条件不合要求但可以整改的,限期整改,符合条件后也可让其完善办学手续,转为合法幼儿园;办学条件不合要求且不愿或无法整改的,坚决予以取缔。

 

4、做好被取缔幼儿园的善后工作。对于因违法而被取缔的幼儿园,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善后工作确保稳定。如可就近安排园内学生进入正规的公办或者私立幼儿园就读;对非法办学的经营者不仅要给予行政处罚,而且要责令其退还幼儿家长交纳的费用,必要时权利人可进行集体诉讼要求其退费;对被取缔的幼儿园中有教师资格的老师可推荐进入附近幼儿园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