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女婿离婚没十几天,“前岳父”就手握女儿亲手出具的20.5万元的欠条来法院,要求女儿、前女婿还钱。

 

事件回放

 

2005年,小夫妻陈某、孙某准备买房,可是手头存款不够,就向岳父借了7万元;2009年初,小两口准备做点小买卖,看中一个门面房,可是面对27万元的巨额首付款,他们又犯难了。孙父听到这个情况,二话不说就借给他们13.5万元,而且鉴于双方家人关系,孙父没要求女儿女婿写欠条。

 

2010年初开始,陈某、孙某因性格等种种原因,矛盾不断,两人决定离婚,孙某在离婚前三天亲自给其父亲打了20.5万元的欠条。

 

庭审实况

 

在庭审中,针对父亲的诉讼请求,孙某二话没说,爽快答应,称借款属实,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陈某却是矢口否认,他承认借钱的事实,但是却说钱已经还了。

 

为辩明事实真伪、做出客观公正判决,经征得两人同意,法院委托测谎机构对双方进行了CPS多道心理测试(俗称测谎),原被告分别上了测谎台。测试结果为:被测试人孙某、陈某记忆中存在陈某尚欠孙某20.5万元现金的相关信息。综合全案证据,参考测谎结果,法院最后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深度分析

 

民事案件审理中,测谎结论只能作为间接证据使用,用以加强法官的内心确信。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借条)的证明力,显然大于间接证据,但当多个间接证据结合到一起,形成证据锁链所证明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的情况下,这多个间接证据就有可能大于直接证据的证明力。法官运用逻辑推理,通过一组间接证据,来推导某一事实,需要一个较为客观的证据来印证、支持、加固证据体系的可信度和证明力,从而使法官内心对法律真实更加确信,而测谎结论正是起到这一作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