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断指引发的道德诉讼
作者:庄妍 发布时间:2011-09-19 浏览次数:308
本是义务帮忙却被意外截断四根手指,面对永久性的伤害,好心人该向谁讨回公道?近日,宜兴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义务帮忙受伤而要求获得应有赔偿的纠纷案件。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被帮助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案件回放:助人为乐却被截断手指
60岁的史老伯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只要看到别人遇到麻烦,他总是二话不说就过去搭把手、帮个忙,村里人没有不夸他的。2010年6月的一天,史老伯和往常一样,早上起来以后就去自家田里转悠一圈,看看庄家长得怎么样。正走在路上,就碰到村上的农技员匆匆忙忙走来。看见农技员着急的样子,史老伯就关心地上前询问,原来是村里的水泵坏了,没办法及时将水打上来灌溉。庄稼正是抽长的时候,没有水怎么行?史老伯一听,当即就表示自己曾经干过农村打水的活,对于排除水泵的故障有些经验,愿意陪同农技员一起去水泵处帮忙修理。
史老伯不愧是这方面的行家,经过仔细观察,史老伯推断可能有杂物卡住了水泵的叶轮,才导致水泵无法正常工作。于是他们就拉掉了电闸,由史老伯用手转动连接叶轮的皮带盘,对水泵进行进一步检查修理。就在这时,村里请来的水泵维修人员赶到了现场。由于来得匆忙又急于修理,维修人员没有看清楚史老伯正用手深入水泵内部检查,二话不说就打开了水泵的电闸进行调试。随着叶轮飞快地转动,史老伯左手的四个手指在水泵通电的瞬间全都被削去了一截,顿时鲜血四溅。
虽然在场的人迅速将史老伯送往医院抢救,但医院指出断掉的手指属于底粉碎性骨折和关节严重畸形,已经很难接续,四根手指的残缺将伴随史老伯一生。
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史老伯断指损伤构成九级伤残。
庭审现场:“主动”帮忙就该自认倒霉?
虽说史老伯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自己当初的“热心”感到后悔,然而住院治疗,康复营养等等随之而来的各种支出还是让史老伯一家犯了难。按理说义务帮助村里修理水泵不应该求得回报,但既然是因此而受伤致残,村里怎么的也得有所表示,承担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吧?史老伯和家人多次找到村里要求解决各种费用问题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难道好心就没有好报?气愤的史老伯最后决定,一纸诉状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请法律给自己一个公道。
2011年9月,宜兴法院官林法庭对史老伯起诉村委人身损害赔偿一案进行公开审理。庭审中,村委会坚持认为史老伯是自己主动要去帮忙修理水泵而不是村里请他过去的,因此村里对史老伯修理水泵的行为没有监督和保障安全的责任,其受伤也与村委无关。而且导致史老伯受伤的直接原因是修理人员操作不当,因此史老伯应该起诉该修理人员向其追究赔偿责任,而不是找上村委。
双方在法庭上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事故责任究竟由谁来负的问题产生的激烈争执。村委会的辩称之词更是激怒了在场的史老伯家人,使得现场一度充满了火药味。而坐在原告席上的史老伯却沉默不语,看着包扎好的断指,他从心底感到阵阵凉意。
最终判决:法律温暖冷却的心
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审理,宜兴法院法官乔建良认为,史老伯自愿无偿为义庄村委会修理水泵,从法律上来说应属帮工行为。虽然史老伯的这种帮工行为是自愿无偿的,但从原则上说,被帮工的村委仍是帮工活动的受益人。按照法律规定,帮工人在帮工活动期间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由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至于村委会辩称的史老伯应向水泵维修人员要求赔偿的观点,法官认为,水泵维修人员与村里存在雇佣关系,其修理水泵过程中造成的事故损失也应当由雇主村委会承担责任。如果村委会认为该修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另行起诉向该修理人员追偿。综合上述理由,法院最终判决由村委会赔偿史老伯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共计11万多元。
拿到法院的判决书,史老伯心中五味陈杂。回顾这次因为热心助人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有过伤心、愤怒,也有过失落和无奈,幸而法院最终公正的裁决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让他重新坚定了自己助人为乐的信念。“感谢法院给了我一个公道,以后看到别人有需要我还是会去帮忙,但我一定会注意安全,不会让自己再受伤了。”紧紧握住法官的手,史老伯朴实的话语令在场所有的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一颗冷却的心在法律的春风下再次温暖起来。
判后思考:让“热心肠”没有“后顾之忧”
前段时间,该不该搀扶跌倒的老太太一度成为各大媒体及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今天,看到史老伯义务帮工而引发的赔偿官司,不禁让笔者疑问,曾几何时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助人为乐”竟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顾虑、担忧甚至是揪心?
对于帮工行为及其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是有着明确规定的:如果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遭受损害,作为受益者的被帮工人理应对帮工人的损害进行赔偿或补偿。这样的解释也是社会所乐见的,一方面弥补了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弘扬了助人为乐这一善良风俗。试想如果今天史老伯因为助人为乐而受伤,却不能获得相应的赔偿或补偿,那么明天人们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的时候,肯定会思量再三,甚至最终望而却步。长此以往,我们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又要用什么来创造幸福中国呢?
记得有首歌这样唱:“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我们的社会不缺乏“热心肠”,但怎样让“热心肠”们没有“后顾之忧”?是制定针对适用的法律,还是建立更为健全的体制?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