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奶奶经常吵架,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孙子小亮因此而归咎于奶奶,意图将其杀害。915日,徐州市铜山法院公开审理了小亮故意杀人一案,但并没有当庭宣判。

 

婆媳间的纠葛

 

16年前,小亮出生在铜山区(原铜山县)一个盛产金针菇的村庄,他母亲和奶奶婆媳二人间的“战争”也随着小亮的呱呱坠地而爆发。小亮是家族中一脉单传的独孙,按理应得到备至的呵护,但为了生计,他的父母不得不整天在田间地头奔波,根本无暇照顾小亮。无奈下,小亮的妈妈向婆婆求助,想请她帮忙带带孩子,可没想到竟遭到了婆婆的一口回绝。此后婆媳二人势同水火,每每见面总会发生摩擦,争执得面红耳赤。多年后,小亮的母亲又产下一个女婴,年近70的婆婆还是以农活忙为由拒绝带自己的孙女。和婆婆之间的矛盾逐渐变为和丈夫间的争吵,夫妻间几乎日日相互指责、埋怨甚至谩骂,小亮的童年就这样在父母的争吵中慢慢流逝。

 

2011年,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小亮的妈妈打起和婆婆换地的主意,因为婆婆的地更适合搭建大棚种植金针菇,小亮的妈妈提出要用自家的旱田和婆婆置换土地,但这些土地也是婆婆唯一的生活来源,自然又遭到了拒绝。在家里,小亮的父母再次爆发了争吵,“既然日子没法过了,那不如我们一家一起喝(农)药自杀!”小亮的父亲在公安机关调查时回忆起自己争吵中说的这句话,他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句气话让儿子当了真。”

 

小亮的“口头禅”

 

虽然家境困难,但小亮的成绩却很好,一直到初中二年级小亮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初二”的下学期,小亮的视力开始下降,于是小亮向家里提出想要配一副眼镜。就是这一副眼镜难住生活困顿的一家人,小亮的父母怎么也无法挤出“闲钱”给孩子配眼镜,只能对小亮一拖再拖。因为看不见黑板上老师的板书,小亮的成绩开始下滑,期末考试时仅取得了全班第19名的成绩。全班50多个孩子,19名仍然能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名次,然而对于小亮来说却不是这样,他拿到成绩单后感觉到的是委屈和难堪。“出去丢人”,从此以后性格内向的小亮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是什么让他感到“丢人”?是家里买不起一副眼镜,是一次没有发挥好的考试,还是自己争吵不断的家庭?没人知道。

 

暑假结束了,同学们都回到了学校开始新的学期,而小亮却选择了辍学,小亮的决定竟没有遭到父母的阻拦,小亮就这样放弃了学业,放弃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小亮在家里帮着父母做家务,当父母争吵的时候默默的坐在一旁,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很少外出。“出去丢人”,小亮说。

 

愤怒的青春期

 

辍学后不久小亮被查出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亟需3万元的治疗费用,而妈妈为了能多挣些钱提出和奶奶换地的要求却被拒绝,爸爸一句“同归于尽”的气话被小亮记在了心里,“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就是因为奶奶!”敏感的小亮在家人的影响下将这个念头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中。

 

20114月母亲再次提起了奶奶不愿意换地的事情,小亮借口出门直奔奶奶家而去。来到奶奶家,正巧家中无人,小亮在屋里一通乱翻,奶奶回来后忙问孙子要找什么,小亮大吼一声:“我什么都不要,就要你的命!”小亮在堂屋里先是用拳脚将奶奶殴打在地,然后从床下摸出一条麻绳使劲勒在奶奶脖子上,奶奶拼尽全力才从中挣脱,小亮又顺手抄起一把斧头向奶奶脖子砍去,所幸他将斧子拿倒,奶奶仅受到斧子钝面的击打。此时奶奶向孙子小亮跪下,求孙子不要杀害自己,面对着跪在自己脚旁奶奶,小亮犹豫了,扔掉了斧子任奶奶随闻讯而来的邻居离开。待奶奶离开后,小亮再次捡起斧子将屋里的家具一通砍砸,随后离开。

 

小亮的奶奶因为害怕而在亲戚家躲了一夜,第二天她在老伴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案,小亮很快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经过法医鉴定,小亮对奶奶造成的伤情仅为轻微伤。

 

“别让我孙子坐牢”

 

庭审中,小亮的奶奶作为被害人出庭,她像法官递交了“谅解书”。她说,孙子是因为自己和媳妇间的矛盾才一时意气用事,并且没有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孙子小亮仅仅是想吓唬一下自己,她恳请法官:“别让我孙子坐牢”。

 

在审理期间,公诉人向法庭出示了相关证据。小亮的辩护人对案件的定性不持异议,但他提出辩护意见认为,小亮具有法定减轻和从轻处罚的情节,并且小亮辍学后在家干家务,其性格内向,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才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

 

“我们对其犯罪行为表示憎恨,也为他的前途表示担忧,小亮是未成年人,年龄较小,对社会缺乏了解,易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本案系家庭纠纷引起,其家庭教育缺失是其犯罪的一个重要问题。请求合议庭对小亮判处缓刑,为其改造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其能够重新做人。”辩护人说。

 

专家称犯罪缘于心理压力

 

徐州师范大学董明伟等心理辅导专家为小亮提供了心理辅导并参加了庭审,他在法庭上从心理学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董明伟认为,小亮走上犯罪道路,与其家庭环境有很深的关系。小亮的家庭结构完整,但功能缺失,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是导致小亮犯罪的重要原因。他提醒小亮的母亲注意,要以自己的行动正确引导孩子和长辈相处。

 

“家庭环境长期紧张往往会使青春期的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小亮经常有一个口头语叫做出去丢人,表现出其心理压力较大,没有良好的心理宣泄途径。换地的问题及母亲和奶奶的争吵,使得这件事成为小亮心理压力的宣泄口。小亮曾反复提及要外出打工,说明其有外出打工的想法,但对自己缺乏自信。小亮,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永远对自己保留希望,也希望你能够乐观的面对未来,学习一技之长,拥有一个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的一个职业。同时希望小亮的家长,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有温暖、亲情、尊严的家庭,去修复紧张的家庭关系。”专家在法庭上如是说。

 

庭审结束后,合议庭向旁听庭审的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代表发放了《征求意见表》,就能否对小亮适用缓刑征求了意见。主审本案的审判长表示,合议庭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群众民意对小亮进行量刑,本案将于近期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