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法院的社会管理职能,不能仅仅停留在执法办案、履行审判职责上,还必须依法拓展和延伸审判职能,大力支持和配合党委、政府及有关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早在年初的人大工作报告中,徐州云龙法院院长郝丽英明确表达了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决心。今年以来,该院凭着“一站”、“一会”、“一庭”、“一建议”等实实在在的措施的落实,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挂钩“三重一大”

  大机构有了司法服务站

  8月9日下午2:35,云龙法院第五法庭。在法官的调解下,当事人焦洪金正向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的代理人当场缴纳所欠电话费1035元。电信公司的代理人蒋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法院在我们公司设立了司法服务站,类似催缴欠费等一度令企业头疼的难题解决了一大批,速度快,效果好。”

  今年以来,该院深入调研了辖区内“三重一大”项目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国企以及事关民生的重点行业单位,根据公司、企业的需求,设立了一批司法服务站,由分管领导和相关庭室负责人与企业挂钩对接,定期派遣法官进行现场服务。

  据该院院长郝丽英介绍,司法服务站主要承担了五项职能,一是方便诉讼,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结,优先执行;二是风险排查,对公司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并及时提醒制定风险防御措施;三是接受咨询,对公司提出的法律问题由服务站提供咨询意见;四是开展培训,根据公司需求,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培训,提供必要书籍资料,提高公司管理人员法律素养;五是信息交流,围绕与公司有关或类似的案件审理情况,开展调研,听取公司的建议意见。

  目前在江苏连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徐工建机、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等大机构,该院均已挂牌设立司法服务站。

  多头案件多头管

  复杂社会问题有了对症联席会议

  在云龙法院民一庭的办公室,有一面锦旗,内容为“情系民生”、“赠予:云龙区法院、云龙区妇联”,受赠单位中与法院并列的是“云龙区妇联”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经过了解,得知该锦旗是一位离婚案件的女当事人李春燕的家人所赠。李春燕患尿毒症,因治病导致夫妻双方家庭陷入穷困,随着病情加剧,花销剧增,丈夫终于不能承受,以李春燕婚前故意隐瞒病情为由于今年6月向云龙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承办法官了解情况后,认为双方夫妻感情尚在,主要是因为看病花费太大才迫使丈夫选择离婚,无论离婚与否,女方的生命权均堪忧。经领导研究后,该院启动了与区妇联联席会议制度,在区妇联着手安排救助方案的同时,法院判决下达:不准予离婚。

  除妇女维权领域外,在劳动争议领域,该院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了联合调处劳资纠纷的协作机制,成立了劳资纠纷联合巡回调解工作组及劳动争议信息联络员制度,加强了仲裁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衔接,积极发挥劳动执法职能,为案件的审判和执行提供帮助。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方面,与公安机关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协调配合做好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和审理工作,促进了此类多发性矛盾的及时有效化解。与城市建设、房产管理等部门设立联席会议机制,就有关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加强沟通联络和协调处理。

  矛盾化解在基层

  纠纷发生地来了便民巡回审判庭

  “纠纷发生在哪里,就立足在哪里消化,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是我们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巡回审判庭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郝丽英这样认为。

  对此,云龙区子房街道子房社区主任贾立凤有着相同的认识:“自从设立巡回审判点以来,我感觉在处理社区矛盾纠纷的时候难度明显变小,老百姓法律观念强了,按照法律办事的自觉性也跟着强了。这都要归功于巡回审判。”

  今年以来,云龙法院在各街道社区、有关部门设立6个各类巡回审判点。在巡回审判庭人员的组成上,视案件情况邀请不同行业或身份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必要时专门邀请基层妇女干部、街道调解干部等人员参与庭外调解工作。巡回审判庭在开展庭审活动的同时,与所在基层组织加强互动联系。在各巡回审判庭的直接参与和推动下,该院的“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共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社区群众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指导基层民调组织开展工作,促进了基层矛盾纠纷的疏导和化解。

  贾立凤主任向记者介绍道,“自巡回审判点设立以来,咱所在的社区治安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了近60%,受到了区里的表扬。”

  案件审理现苗头

  司法建议实现矛盾纠纷预警机制

  针对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案件数量增多的现象,提出公安机关加强干警责任心教育、改进事故责任的认定工作等建议;针对车辆不规范“挂靠”引发的赔偿责任主体难以确定等问题,建议交通管理部门严格车辆管理;针对房产管理部门物业费收缴引发的诉讼增多,建议加强公租房管理和物管行业规范化治理等······

  今年1到7月份,辖区内的11家单位、行业收到了来自云龙法院的17份司法建议。今年初,云龙法院进一步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程序和机制,加强了对司法建议工作的监督考核,督促审判人员密切关注案件审理中所呈现出的社会管理工作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加以分析,通过对问题的表现形式、症结所在的归纳分析,向有关部门、行业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司法建议,增强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建设,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17份司法建议取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7家单位或行业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反馈建议落实情况,并对法院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