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特殊的借条
作者:程英卫 施瑶琪 发布时间:2011-08-25 浏览次数:1523
这是一张特殊的借条:没有借款日期、没有还款日期、没有出借人具体姓名……上面仅写道:“小艳(化名)向虎丘法院少年庭×(姓)法官借款3万元,毕业工作后一定归还。借款人:小艳。”字体端正而清秀。对于很多法官而言,这明显不是一个合格的法律文书,但对于内向的小艳而言,这是她几经踌躇之后的庄重承诺。
事情还得从虎丘法院受理的一个案件说起。小艳的父亲李某原系一名小包工头,带领几个人承包农村建筑工程。2006年李某承包的工程发生事故,一人被砸伤致七级伤残,经法院判决应赔偿伤者14万余元。没钱的李某为逃避执行躲到外地,从此杳无音信。2007年李某回苏州同妻子邹某离婚,约定小艳由邹某抚养,并每月支付小艳生活费500元。但离婚后,李某一直出逃在外,从未给付过小艳生活费。而小艳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年卧病在床,只能在病情稍好时打零工赚钱。2011年4月,临近中考,学习成绩一直较好的小艳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提出要放弃读高中而去读技校。善良而又无奈的母亲为了让小艳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大学将前夫李某告上了法庭,向其讨要2007年至今支付的抚养费2万余元。法院几经查找,未能找到李某,只能公告送达。眼看着中考一天天临近,而李某却依然下落不明。为给小艳一个安定、有保障的备考环境,承办法官发动虎丘法院少年庭捐款2000元送给小艳的母亲,让其为小艳增加营养、准备文具、资料。6月,中考成绩下来,小艳取得了近600分的成绩。懂事的小艳毅然放弃读高中的机会,报考了无锡的一所卫校,说要早日工作赚钱养家,并且要成为护士帮妈妈护理腰椎病,减轻妈妈的痛苦。小艳被顺利录取,但每年数千元的学费对几乎无经济收入的小艳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8月,虎丘法院对小艳追索抚养权一案进行了缺席判决,判处小艳父亲支付抚养费2万余元。但是谁都清楚,这张判决不知道要到何时才能执行到位。
承办法官深深同情小艳的遭遇,也为小艳的懂事所感动。为帮助小艳顺利完成学业,承办法官悄悄在周末来到小艳家里,为小艳送上了3万元钱。“为了小艳能够学业无忧,为了小艳的母亲能够治病减轻痛苦,这3万元是值得的,就算是小艳父亲责任的缺失由我们社会来承担。”承办法官如是说。事情本该到此结束,但拿到钱后的小艳寝食难安,总觉得自己无法表达对法官的谢意。思来想去,好强的小艳在妈妈的鼓励下来到法院,专门给承办法官送来了一张借条,承诺工作后一定后将钱还上。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那张“学生味”十足的借条,才使得其他法官知道承办法官自发助学的行为。为了减轻小艳的压力,承办法官爽快地收下借条,而一向内向的小艳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据承办法官要求,文中没有出现承办法官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