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作者:梁文文 刘成文 发布时间:2011-08-09 浏览次数:305
保险箱门未关引来不速之客,小青年顺手牵羊终被抓。日前,吴江法院对一起盗窃案件作出公开宣判,被告人小李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小李是一名外来打工者,几年前他开始从事回收废品,生活也还算过得去。时间长了,小李和一些老主顾就熟了,于是他也创新了工作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在大街小巷吆喝,而是主动出击,在一些定点单位回收废品时主动地递上手机号码,争取长期“合作”。小李的积极主动确实有了成效,不少小商铺只要有了积压的废品都会打个电话给小李。
今年6月的一天,小李接到了一家网吧经营者的电话,说是有两箱废铁和几块玻璃让他去收一下。生意主动上门,小李兴奋不已,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网吧。原来这家网吧正在装修,堆积了大量的废品废料没人处理。小李将要回收的东西规整了一下,就准备找联系他的王先生结帐。小李在王先生的办公室没找到人,正当他准备离开去别处寻找时,突然瞅见办公室一旁的保险箱没有上锁,一股好奇的冲动鬼使神差地使小李走上前去。他拉开保险箱门,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一摞摞百元大钞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的他顿时傻了。这么多钱要收多少废品才能赚得到啊,小李在心中暗想。见四周无人,小李迅速地从保险箱内拿了一摞塞进口袋,心想着这么多钱被自己拿走一点应该也不会被发现。出了办公室的小李既紧张又激动,结了账后就匆匆离开了网吧。
此时的王先生还蒙在鼓里,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下午正当王先生准备拿保险箱内的钱去结算网吧装修费用时突然发现少了一摞,不多不少刚好五千元。在冷静地思索后,王先生很快锁定了怀疑对象,很有可能就是上午来收废品的小李。当王先生想打电话给小李证实自己的猜测时,小李那边的电话已经关机,这就让王先生更加确定了此前的推测。王先生给小李发了一条短信,说明自己办公室丢了钱,并且已经知道是小李拿的,希望小李能够尽快地还回来。这一边的小李在离开网吧后一直忐忑不安,这时的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贼心虚。在看到了王先生的短信后,他更是心惊胆战、不知所措。在纠结了很长时间过后,小李还是主动联系了王先生并将钱送了回去。原本以为自己的知错能改可以弥补过失,不再承担责任,不想王先生早已报了警,派出所民警也已介入调查,最终小李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