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联动机制效果神奇 千万巨债五天履行
作者:张峰 发布时间:2011-08-04 浏览次数:353
无锡市乙材料公司欠甲材料公司1200余万元的债务,甲公司追讨未果,诉至北塘法院,法院判决甲公司胜诉,但乙材料公司依然拖欠不付。无奈之下,甲材料公司向无锡北塘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没想到刚刚五天,乙材料公司就主动找到法院,愿意立即履行债务,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2006年,无锡市甲材料公司与外地乙包装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由甲材料公司提供原纸,收货后对方定期结清货款。但是,乙包装公司原纸照拿,到结算货款时却想尽各种理由拖欠,这一拖就是好几年。甲材料公司想尽办法追讨,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过。2009年,甲材料公司将乙包装公司至北塘法院,要求其立即偿付货款,这时,拖欠的货款总额已经达到了1200多万元。法院经审理,判决甲材料公司胜诉。但是,甲材料公司考虑到生意上还可能继续合作,没有立即向法院申请执行,而是自己凭判决向乙包装公司催讨货款。
讨债1年半,甲材料公司仍未拿到分文债款。眼瞅着生意继续合作是没可能了,再迟怕是要过了申请执行时效。甲材料公司赶紧改变思路,向北塘法院申请执行。
北塘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向被执行人乙包装公司发出执行材料。让甲材料公司没想到执行进展地如此“神速”,就在案件受理的第四天,已经接到了法院电话:乙包装公司愿意立刻履行债务、利息。
原来,北塘法院受理案件后,将被执行人基本信息通过法院网络执行信息平台向社会予以曝光。经过曝光,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时将乙包装公司列为贷款黑名单。近日乙包装公司经营周转困难亟需贷款,跑遍各家银行、各担保公司,发现均拒绝向其提供贷款、担保,故只得面对现实,依法履行债务。
“真是没想到,我们辛辛苦苦讨了许久的1200万元债务,刚申请执行不到一星期,就轻轻松松的全要回来了。”甲材料公司的负责人感慨地说。
【法官提醒】执行联动机制是近年来法院执行的“新武器”,一旦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法院将通过网络曝光被执行人信息,通过与公安、工商、税务、金融、国土、边防控制等多部门共享信息,形成合力,共同化解执行问题。目前该联动机制正逐步完善,“老赖们”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