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鲶鱼
作者:华建荣 发布时间:2012-08-30 浏览次数:1162
沙丁鱼性喜密集群栖,而且有不爱动的惰性。当他们被渔民捕捞上船之后,常常因为挨得太紧而窒息死亡。渔民发现,习惯群栖的沙丁鱼受到鲶鱼这个“异类”的冲击,自然也会变得紧张起来,四处游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捕捞上来的沙丁鱼的成活率。后来,人们就从这个故事里总结出了一条规律,这就是“鲶鱼效应”。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其实有另一种鲶鱼效应,这个鲶鱼往往被人们形象为“刺儿头”、“捣蛋虫”,或称为不和谐因素,但每每从这些不顺心的人中,无时无刻在提醒我们做事要谨小慎微,谨防做事不严谨,被“鲶鱼”无限放大。平常,大家都在痛恨鲶鱼,因为鲶鱼使大家失去了安逸,失去了和谐。而我认为,持续的安逸往往酿成大的祸害,平和的温床渐渐让人们习惯为所欲为,甚至违纪了、犯罪了都不知道。诚然,我们痛恨弄权之人,并不赞赏抓住别人小辫子不放的人,但对那些成天盯住你,或许放大、或许编造事实的人,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看, “好好的树”多啄一个洞并不可怕,却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害虫的发生。
一个真人真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一个部门做一把手,这个单位有个老总账会计,听说她专门与一把手“捣蛋”,碍手碍脚,平常经费支出一把手还要向她说清楚,但也没办法,别扭了几年。没想到这个系统的几个一把手全部因经济问题被法办,而我的朋友尽管是个经济收入最多的单位,却安然无恙。有次,我叫朋友谈谈体会,他说:“有这个老妖婆在,我还有腐败的可能吗?”,紧接着又富足地一笑。
一个单位,不可能没有一点杂音,更不可能顺风顺水。有了“异类”,能够让我们更严谨地工作、更严谨地生活,使我们的肌体变得更加健康。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说,谢谢你,鲶鱼!